民惟邦本,政得其民。
5年来,宁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通过不断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持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以敬民之心,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民生之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科学民主决策 履职为民增进民生福祉
建议提案是人大政协履行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意愿诉求和社会各界的经验智慧。办好建议提案,是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
自治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着力压实办理责任,注重深化办理协商,扎实提高办理质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政府依法行政职能更加凸显,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5年来,全区政府系统共办理建议提案3250件,每年办理答复率均为100%,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问题解决率保持在93%以上,许多建议提案转化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政策举措,为助力先行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单位)作为承办单位,紧盯分办、督办、考核“三个环节”,用好联席会议分办、联动督办落实、联合考核考评“三项机制”,保证了建议提案办理事前、事中、事后无缝衔接。通过专项督查、现场督办、座谈问询、电话回访、纳入考核等方式,动态跟踪掌握,精准统筹调度,确保办理时限、进度、效果有机统一。特别是针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社会关注度高的建议提案,实行挂牌督办、滚动督办、销号督办。
精准发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民生福祉。宁夏日报记者 李涛 王洋 摄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的时代重任。
宁夏聚焦时代使命,扛起责任担当,以建议提案办理推进先行区建设,将建议提案办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努力以建议提案办理成效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科学划分生态建设区,启动实施区内横向生态补偿,我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结合办理朴凤兰等委员提案,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202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或高于国家考核要求。
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落实《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将何炳善等委员提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增强区域发展能力。针对施栋等代表关注的农业产业整合发展事项,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集约化加工平台、品牌化营销模式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系统,实施高效农业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不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梳理落实马长青等代表建议,成功申报宁夏黄河绿洲奶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着力打造全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样板”。认真吸纳庞俊迁等委员提案,紧抓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机遇,突出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质量监管,做强做精绿色食品产业,创建国家、自治区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185个,认证登记绿色食品306个。充分吸收陈艳菊等委员提案,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批契机,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交汇融合,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红利接连释放。
建议提案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实质上办的是民生实事、解的是群众难题、增的是民生福祉,最终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年来,自治区政府注重基本民生,持续改善保障,以建议提案办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四大提升行动”,把涉及民生建议提案办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有力抓手,确保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充分采纳和永奎等代表建议,制定“灵活就业13条”,通过发挥政策性岗位作用、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实施优惠扶持政策等措施,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充分就业。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精细化服务,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3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宁夏日报记者 李涛 王洋 摄
教育是兴国之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认真解决民进宁夏区委会、倪刚等委员关注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问题,制定印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统筹资金13.9亿元持续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构建“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发展合作机制,深化“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万千学子。
健康是幸福之源。推动健康宁夏建设,结合办理杨淑丽等委员提案,投入1300万元设立健康宁夏建设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一批提高人均预期寿命重大项目。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慢病示范区7个,对9种重点慢病高危人群和早期患者开展筛查干预。“十四五”期间,全区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所,至2025年,8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4月27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工程定标会结束后,招标单位相关负责人刘吉祥感受到宁夏试行的“评定分离”招标方式“更阳光”。(图片由宁夏建设工程招标管理中心提供)
靶向施策治理 秉公用权实现政通人和
4月19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区域水生态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再生水循环利用方案编制项目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不见面开标大厅”顺利完成线上开标;
4月29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宁夏政府采购集中采购项目首次以全流程“不见面开标+电子评标”方式完成开评标;
……
当前,这样的政府采购“不见面”交易在宁夏全面推开,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远程开标功能与信息数据互动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在线参与开标、远程解密,打破传统开标模式对人员、时间、场地的限制,取消纸质投标文件,由此,政府采购进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新阶段,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交易更加高效。
“以前至少两队人要完成的工作,现在两个人就能做完,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信心更足了,大家想办法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而不是想办法‘找关系’。”陈晨是宁夏一家招标代理机构负责人,长期“深耕”招投标工作,连接着企业与政府两端,对于这样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带来的诸多益处,感受尤为强烈。
自2021年宁夏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坚持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专项治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整合社区阵地,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摄
深入查找问题,揭“盖子”挖“根子”。宁夏利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把“大数据”分析作为揭开“黑盖子”的利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完成全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进场交易项目纸质档案数据录入、稽核、归集工作,向自治区公安厅、审计厅推送35447个标段2500余万条数据。自治区公安厅、审计厅在此基础上开展大数据分析,发现投标文件异常、抱团投标、中标率异常等11类276个项目,450家公司存在疑似违法违规情形,66个项目135家公司疑似串通投标行为,为精准打击奠定了基础。
深化案件查办,下“猛药”治“沉疴”。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对“自查自纠、信访举报、大数据分析、巡视审计、日常办案”五个方面反馈的问题线索统一管理,加强督办,查深查透,公开通报曝光,持续强化惩治震慑。2021年,375起串通投标案件被查办,143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涉案金额约25亿元。
深化标本兼治,筑“防线”治“病根”。自治区行政监督部门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制度规范49个,政府采购领域制度规范22个,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构出台制度规范15个,五市新建修订行政监督管理和规范市场交易制度142个,推动制度笼子持续扎牢。
优化营商环境,扬“清风”植“沃土”。全区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招投标电子化率分别达86.2%和90%。2021年全年为投标人减少购买招标文件费用约1269万元,减少纸质标书制作费用约2478万元,为外省来宁投标人减少投标交通住宿费用约6978万元。2021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73万户,同比增长16.94%,企业活跃度保持在88.7%左右,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银川市在招投标等12个指标中表现优异,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当前,在巩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领域治理成果的同时,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正向国有产权、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及医药采购领域扩展。
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宁夏正以坚定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
【短评】
紧扣群众需求 办好民生实事
全区政府系统共办理建议提案3250件,问题解决率保持在93%以上;政府采购进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新阶段,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自治区行政监督部门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制度规范49个,五市新建、修订行政监督管理和规范市场交易制度142个……回眸过去5年,宁夏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上做的工作一目了然。
5年时间里,人民群众的需求、期盼、向往在哪里,我区改革的重点就聚焦到哪里,民生的重心就偏向哪里。实打实的数据,稳步推进的举措,再次印证了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圭臬之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更为多姿多彩的形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民需求,需要我区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尽心竭力做好工作,把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心坎里。
新征程,再出发,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政府职能怎么转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我们才可能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尉迟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