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们身着汉服品年俗、逛灯展。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传统。

 在这片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见证了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沧桑巨变,西海固“苦瘠甲天下”脱贫致富的奇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笔锋驰骋,描绘美好画卷。

 秦腔《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近年来,宁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植文化沃土,不断推出一批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非遗文创区,非遗传承人邱兆雨正在向小朋友介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刻画技艺。

 奋进中的宁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七个着力”的要求,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充分激发全区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宁夏大力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立足中华文化根脉,对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意提升,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构建维系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载体。持续深化“非遗过大年”文化品牌,实施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建设项目,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皮雕非遗传承人郭靖工作的案头上铺满了各类亲手绘制的设计图。

 “通过设计宁夏‘娃娃鱼’形象标识,打造‘鱼跃龙门’‘紫气东来’‘红色六盘’三大IP,打造新时代宁夏品牌形象。同时,实施‘云秀宁夏’项目,不断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宁夏篇章,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塞上山川,文化的力量如浩荡潮流浸润心田、似战鼓擂响催人奋进。

 宁夏通过实施“送戏下乡”“文化大篷车”等文化惠民演出,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系列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发展。实施“大地欢歌”文化指导员、群众文艺志愿服务团队“百人百团”下基层活动,推进“一县一特”乡村文化示范项目。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普及、非遗展示等功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当前,宁夏正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让人民享有更丰富、更多样、更“对味”的公共文化服务。

银川市敬德夜市,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宁夏各种特色美食,还可以欣赏、体验到非遗艺术的魅力。

 去年以来,宁夏城乡文化惠民示范项目实现县级全覆盖,12个县区、乡镇活动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推出百年“宁夏十大考古发现”,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新建9个体育公园、32个多功能运动场,实现体育公园县级全覆盖。固原三营镇篮球队获得全国“村BA”总决赛季军,石嘴山恒利足球队荣获全国五甲联赛冠军。宁夏运动员何杰,实现中国队亚运史上男子马拉松金牌零的突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宁夏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8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5亿元。春节期间,宁夏以“走,回家过大年!”“欢欢喜喜过大年”“在宁夏·非遗过大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推出多项惠民措施,文旅市场呈现出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的喜人局面。

 “3·8”节来临之际,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组织女职工们开展“展巾帼风采 传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女职工们欢聚一堂,剪刀游绕于彩纸上,弘扬非遗文化,共迎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生共兴、融合交汇。宁夏积极构建“一轴一廊、一核三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全景图”,推动文化旅游与水利、教育等行业以及“六新六特六优”产业跨界融合,实施“宁夏二十一景”创新升级行动,全力打造宁夏文旅新名片。

 实施数字科技赋能项目,完善“云、网、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码游宁夏”系统。创新旅游管理机制,加大跨县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推动跨行业、跨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文旅产业赋能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文旅“新引擎”。

 春风浩荡满日新,扬帆奋进正当时。站在新起点,宁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激发全区人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壮丽篇章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文 王猛 王鼎 马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