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走进西吉县兴隆镇兴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映入眼帘。
行走在村庄、田野,感受到文明之风浸润着乡村。近年来,我市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在原州区开城镇冯庄村,村民王首慧将院子的积雪清扫后,打算关上院门回城居住。站在院中透过窗户,屋内墙壁上张贴的一对喜字清晰可见,对她来说,不久前那场热闹的婚礼场景历历在目。
这是王首慧第二次“零彩礼”嫁女,“喜事新办,只要孩子好,咱们心里就舒坦。”王首慧笑着说。2023年,我市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新风新貌”主题宣传,创排《兰兰的彩礼钱》《苗苗妈的烦心事儿》等舞台剧、微电影文艺作品10余部,编排移风易俗节目并巡演60余场次,全市涌现出了像王首慧、隆德县张程乡张程村村干部马宇靖等“零彩礼”嫁女的先进典型,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成绩从五市倒数第一跃升至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比赛、“移风易俗树新风 青春相约践文明”倡议签名、“带头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等活动950余场次,“德润六盘”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走,看电影去。”3月4日,隆德县城关镇峰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片欢声笑语,村民聚在这里等待影片放映。自从隆德县摸索打造“九品文化隆德”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以来,像这样群众欢聚在文化场所的场景屡见不鲜。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隆德县精心策划组织了文明隆德志愿行、书香隆德朗读会、镜观隆德时光记、文化隆德视听秀、水墨隆德写生季、数字隆德电商节、和谐隆德暖锅宴、康养隆德罐罐茶、清凉隆德艺术节等“九品文化隆德”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泾源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互观互学互评活动,通过互评看亮点、互晒比成绩、互学传经验、互比查不足,进一步促进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大提升;西吉县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微课堂”,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要任务、主要内容及志愿者的权利义务等开展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逐渐成为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开创新业绩、凝聚干群心的综合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6万余场次。
2月27日,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拟命名对象名单公示结束,泾源县残疾人康复和就业服务中心榜上有名。泾源县志愿服务工作亮点频出,近年来,培育出“兰花芬芳巾帼红”“泾河源头电义诊 一网情深暖万家”“非比寻常 遗揽风采”等10个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不断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服务发展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西吉县木兰书院文学志愿服务队被中国作协授予“文学志愿服务优秀队伍”称号,原州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七彩假期”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500余场次。全市志愿者人数从2022年底8万余人增至24万、占常住人口的21%,服务时长超过174万小时,志愿服务队伍“主力军”持续壮大,不断书写着从“一盏灯”到“满天星”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重要抓手,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建设要求和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制度的“五有”标准,持续在创新理论宣讲、拓展文明实践、提升文明素养、推进移风易俗、强化典型培育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广袤乡土大地上书写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记者 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