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枯树挖了,腾出的空地,栽上松树。树坑挖浅或树栽斜,就得重挖坑重栽植。”4月24日,在彭阳县阳洼流域补植补造现场,杨凤鹏指导造林工人平地、挖坑、栽植。自春季造林以来,杨凤鹏整天奔波在各个造林点之间,指导植树。
四月的彭阳,一片片嫩叶在枝头舒展,一面面山坡换上绿装,雪白的梨花、紫色的丁香花、金黄色的柠条花……百花斗艳,梯田环绕,林茂草密,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态改善,环境变美。”杨凤鹏看着眼前的美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年来,杨凤鹏带领造林队员,以铁锹为笔、以绿树为墨、以山川为纸,改荒山、绘青山、造金山,绘就最美人间画卷。
“早期造林,以抗旱耐寒的山桃、刺槐、柠条、山杏、沙棘五大树种为主,目的是让山绿起来。”1983年之前的彭阳,就像《山海情》里演的,“山是和尚头,缺水如缺油,风吹黄土走,大雨带泥流。”由于缺技术、少管理,造林成活率很低。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彭阳县成立造林队,杨凤鹏任造林队长,队员由农民组成,每年从早春3月到初冬12月,全年四分之三与大山为伴,铁锹、迷彩服、遮阳帽是造林队员最忠实的伙伴,干粮、白开水是造林队最得意的美味。
“每天清晨6时出发,晚上9时回家,劳作时间动辄十几个小时,没有双休日,更没有节假日。”杨凤鹏回忆,早出脸洗净,归来一身泥,两头都见黑,生活无常规成为造林队员的日常。
“整地、挖坑,一寸都不能少;苗木质量,人人把关;埂子拍得不平,树栽得不端,及时纠正重来;一方水浇11至12棵树,干旱的地方浇7至8棵,谁也不能‘偷工减料’。”经过长期实践,造林队总结出了造林“铁规”。
造林队员的铁锹把上,按照50、60……100厘米刻上刻度,边挖边测量,保证工程分毫不差。同时,每个队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标记,不仅用来记录劳动所属,而且区别谁挖的坑、谁种的树,作为责任倒查的“证据”,确保每一棵树都能成活。
彭阳县北有一道山,全是砂石和红胶泥,被当地群众称为彭阳的“火焰山”,是造林中难啃的“硬骨头”。造林队接到绿化任务后,扛着树苗上山,用铁镐挖坑,背水浇灌,所栽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几十年如一日植绿,彭阳县林木保存面积由1983年建县初的27万亩增加到180.16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34.31%,累计治理小流域90条1879.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1.1%提高到80.58%,每年减少向黄河排放泥沙量1087万吨,做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在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杨凤鹏带领造林队不但掌握黄土高原干旱带抗旱造林技术,还摸索出了一些独特的造林方法。其中,“穴状柽柳栽植法”是在几乎垂直的公路护坡上,用洛阳铲垂直于坡面打眼进行栽植,这项技术填补了公路护坡造林的空白,树木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
回首间,大地山川已是满目苍翠。在一代又一代造林人辛勤努力下,黄土地上绿成荫,六盘山生态屏障愈发浓绿。杨凤鹏也从一名造林队员,成长为林业高级工程师,满头黑发变白发,造林队员中先后有3人献出生命,11人身负重伤。
“现在造林条件明显改善,修建了作业道路,浇水有专用车辆输送。”杨凤鹏感慨道。今年,彭阳县根据不同地理条件,采取针阔混交、乔灌草花立体配置等造林模式,精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一面坡、一道沟、一架梁、一条流域整体推进提升,统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沟坡梁峁塬一体推进。
采取苗高1.5米以上云杉、胸径3公分刺槐、地径3公分山桃等“见缝插针”开展补植补造,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树种多样、乔灌草立体融合的生态新景观。(宁夏日报记者:剡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