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支书脑子活泛,人也攒劲,他来我们村以后,村子面貌好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西吉县王民乡二岔马村村民马向忠说。令马向忠赞不绝口的马支书,是自西吉县开展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攻坚行动以来,从王民乡三岔村调来跨村任职的马旭东。
马旭东34岁,年纪不大,基层履历却很丰富。先后任三岔村村委会主任、二岔马村党支部书记,今年还考上了公务员,担任王民乡党委副书记。“大家都说我‘少年老成’,但我觉得我只是干好了本职工作。”马旭东谦虚地说。刚到二岔马村时,村上干部队伍涣散,产业薄弱,村民收入不高,村子发展滞后。马旭东决定,从建强组织、配强班子抓起,他从村上选出一批有活力、有干劲、有担当的年轻人,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村“两委”班子。
在现有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二岔马村先后引进农业公司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特色产业,让原来的“空壳村”如今也有了村集体经济,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马旭东还积极联系兄弟村,打破村界实行“联域跨村”抱团发展,将各村的闲置土地入股王民乡“飞地经济园”,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产业,村民可以“反租倒包”获得收益,也可以就近务工。在马旭东的带动下,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种植养殖大户纷纷发挥各自专长,助力村上发展产业,二岔马村人气越来越旺,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村支书是带领村子发展的“领头雁”,其能力素质关系到村庄发展和村民福祉,往往选好一个村支书,就能带活一个村。
像马旭东这样的村支书在西吉县不乏少数。今年以来,西吉县扎实开展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攻坚行动,针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还不够强,村党支部书记不想干不会干等问题,开出了聚焦固本强基选优配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诊治良方”。
“我们给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搭建了平台,指导他们到四星级村党支部学习,让他们担任村上的副职,或者跨村任职党支部书记,把学历高、工作态度认真、热爱‘三农’事业的同志推荐给组织部门,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西吉县王民乡党委副书记黎军说。同时,乡党委每年组织各村采取“党员大会推荐、村民代表大会推荐、驻村工作队推荐;乡镇党委考察、县级部门联审考察;村党组织研究确定、乡镇党委综合审定;县级组织、民政部门备案”的“三推两考两定一备案”方式,选定优秀的村支书后备干部。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如果说党的建设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基层党组织就是根,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选好人才,也要留住人才。为此,西吉县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逐年增长机制,“一肩挑”人员所在的村党组织为三星级以上的,月任职补贴按照不低于一般村“两委”负责人的1.1倍核发,对考核优秀的村在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们在村‘两委’换届或职位出现空缺时,力促后备力量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两委’班子,为一大批‘领头雁’提供了更多晋升机会。”西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举介绍。目前,西吉县已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303名,每村培养储备后备干部2名,由驻村第一书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手把手培养,为锻造村级后备力量提供平台。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今年以来,西吉县对全县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一轮大筛查、大摸底,对16名工作不力、能力不强、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免职,按照有群众基础、有发展思路、有致富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四有”标准,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59名。这支队伍,已经完全融入乡村振兴的热潮,成了西吉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记者:余一筱 李智华 叶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