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源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上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10月,泾源县入选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青龙山流域的修复,便是泾源县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的一个缩影。
青龙山流域于2013年实施生态移民。随后,作为生态移民迁出区,开始重点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建设。“我们将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用工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建档立卡户负责起苗、挖苗、运苗、栽植和管护。”泾源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兰泉江说,“十三五”期间,共完成的造林工程57.59万亩。
兰泉江介绍,为提高成林转化率和森林覆盖率,泾源县从去年开始对远山、大山实行工程造林,全部采用的是1.5米以上的苗木造林。由于建档立卡户多是老年群体,为保证施工安全,政府决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工作。青龙山流域共3万多亩,去年实施了1.8万亩,今年继续实施1.2万亩就可以全部完成这个片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泾源县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建设五个示范县为目标,以“2433”林业生态机制开展营造林工程7.75万亩。“2433”分别是指突出集中资金、集中流域的“两个集中”,坚持科学造林、专业造林、规模造林、质量造林的“四个造林”,做到生态林建设与生态经济林建设有机结合、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结合、营造林工程与“非粮化”“非农化”政策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确保实现造林的经济效益、修复的生态效益以及带动就业的社会效益的“三个效益”。
泾源县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生态治理,带动了全县生态建设“加速度”。三关口矿区的治理与改造便是生态治理成功的典范。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时,三关口矿区划入泾源县。当时矿区有33口石灰窑,18个石料厂。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泾源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将三关口矿区18家石料厂整合为8家,关停石灰窑33家,并于2019年底完成了长征水泥厂、六盘山水泥厂两个最大的国营水泥厂的搬迁拆除工作。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坚持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以自然恢复为主,突出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沟与治坡、治山与治水“三个结合”。
经过4年的治理,三关口矿区从原来的灰尘漫天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目前,三关口矿区的生态恢复面积已达到2070多亩,实现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坚持不懈的生态文明建设让泾源县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与改造,一座座大山重新焕发生机,蓝天白云、绿野芬芳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作 者:宋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