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平凡,只是一名造林队员,常年跑在大山里的种树人;他也很“闪光”,获得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他叫杨凤鹏,是一名大半辈子只做了造林这一件事的林业人。
杨凤鹏1985年参加工作,在林业岗位上工作37年,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彭阳县生态环境巨变。
1998年,对杨凤鹏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他接手了彭阳县造林队。当时造林队由2名专业人员和18个农民工组成,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200多人。
“那时,彭阳的生态环境恶劣,干旱少雨,一降雨又会成灾,跑水跑土跑肥。彭阳又没有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工业没有原料,农业环境又不行。”回忆起那段时光,杨凤鹏露出了一丝悲哀的情绪。彭阳只能进行生态治理,如果不搞生态治理,是对彭阳土壤、外围环境等条件优势的浪费。“2004年以前彭阳全部实行义务造林,动辄几个乡几个村几个队在春秋两季放假一周,集中进行造林大会战,是真正的全民参与、全民造林。”
造林队的工作并不轻松,没有顽强的毅力很难坚持下来。杨凤鹏至今记得那时的情形:队员们凌晨4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步行十几里路到集中乘车点,然后一路颠簸前往造林点,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干到保温瓶里的热开水变凉。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造林队员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杨凤鹏久久不能忘怀,每每想起内心都会激起的涟漪。
在荒山秃岭上植绿,在悬崖峭壁间造林,保证苗木成活率是关键。杨凤鹏和造林队员们在长期造林中,边实践边摸索,探索形成了“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抗旱集雨造林技术,形成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彭阳模式”,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造林队员的铁锹把上划上刻度,确保每个树坑挖得齐整,尺寸一分不差。“造林队为彭阳生态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杨凤鹏感慨道。
如果造林方面有学历,那杨凤鹏无疑是教授级别的。2017年年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彭阳造林队正式解散,造林任务通过公开招标,由专业造林队实施。2013年,银川一家园林绿化公司中标彭阳悦龙山绿化工程后,面对陡峻的坡度、坚硬的土质束手无策,前后返工了3次也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就这样,杨凤鹏带着造林队临危受命,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完成了任务,且苗木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为造林队点赞。
如今的彭阳县,绿化面积由不到27万亩增长到180.16万亩,绿化率34.34%,走在全市前列,降水量从1990年的200毫米增长到2021年的400毫米以上,推动了地区气候转变,由半干旱地区逐步向半湿润地区发展。彭阳县种植的山桃、山杏、刺槐等5大树种,不仅实现了植树造林的目的,发展了地区苗木产业,还具有榨油、制作化妆品、雕刻等多种功效,仅山桃树一年提供的收益就能达到2亿元,蹚出了山绿与民富双赢的新路径。
杨凤鹏说:“树是绿色生命的象征,只有种树种好了,我们才愿意生活在这里。种树不仅造福当代,也造福后代,这是真正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努力结果,种过树的人对此体会更为深刻。”在他眼中,树是伴侣、是责任,能够给人带来力量。造林队解散后,杨凤鹏依然从事林业相关工作。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他说,退休后会继续关注彭阳林业发展,给群众提供指导,继续发挥余热,做一辈子的造林人。(作 者:张赵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