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资料图片)
于右任的固原情结,缘于他的母亲。于右任的母亲是甘肃静宁和宁夏隆德、西吉(西吉1942年10月建县之前大部分地域属甘肃静宁和隆德)一带人。同治九年(1870年),甘陇地区因战争疮痍满目,加上饥馑连年,百姓实无活路。于右任的外祖母不幸早逝,外祖父为了活命,用背篓背着2岁幼子,手牵7岁弱女赵氏沿途乞讨到陕西三原县落户,赵氏成年后嫁给了于右任的父亲于宝文。据于右任的《牧羊儿自述》记载:“我尚未满两周岁,吾母逝世时寄孤于先伯母房太夫人抚养,伯母爱护我犹如亲生。关于先慈一切我全不知道,只记得伯母对我说,汝外祖由甘肃静宁逃荒东来,手携汝母,背负汝舅,行至长武、彬州(今彬县)间,力竭食尽,又因汝母足疼不能行,恐连累三人同饿死,故忍弃山谷道旁。”遭遗弃的赵氏被途经的驼队商贩救起后又追赶上了父亲和弟弟赵思恭。对母亲的缅怀和感恩之情,使于右任对固原及静宁多了一份眷恋之情,曾有四次固原之行。
第一次:1910年的西吉县沙沟之行
宣统二年(1910年),于右仁受孙中山委托到西北开展革命。于右仁到达兰州后,首先与同盟会会员田昆山汇合,并在甘肃造币厂厂长郭南浦(泾源县黄花乡人)的带领下,三人以到甘肃静宁寻访于右任舅家为名,徒步到西吉县沙沟(当时隶属甘肃静宁县),会见了宗教界知名人士马元章,劝说其支持革命,共同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并赠送邹容编写的《革命军》100本。但因当时满清政府抓捕革命党人的风声很紧,马元章热情款待后,秘密护送于右仁一行经西吉县兴隆镇(当时隶属隆德县)、甘肃平凉返回西安。
第二次:1922年的六盘山之行
1918年冬至1922年夏,于右任受孙中山之命,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同北洋军阀作战。由于形势不利,靖国军兵败岐山,失去武装的于右任离开陕西,打算前往广州拜见孙中山,但因陕西、河南道路被军阀占据,决定绕道经甘肃入四川南下。当时,甘肃督军陆洪涛的北洋军阀控制平凉,于右任一行只好隐姓埋名,微服上道,经宝鸡和甘肃崇信、华亭进入泾源县(时为化平直隶厅)境内,有的学者认为于右任这次没有进入固原,而是从华亭直接到了甘肃庄浪县,其实这也没有错,因为从历史沿革看,1778年清政府裁庄浪归并隆德县;1871年设置化平直隶厅管辖固原、华亭、隆德等地;1913年民国政府复置庄浪县,与华亭县、化平县(泾源县)、隆德县均隶属泾原道,但县域边界比较模糊。沿途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了于右任的饱满诗情,写下了《灵台道中》《崇信道中》《度陇杂诗》等诗篇,其中在庄浪县韩店镇(时属化平直隶厅)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竹林寺》,诗中写道“投宿竹林寺,摩崖时隐见。昔年梵王宫,今作回回店。回儿六七龄,自云天赐剑。我杖六股藤,儿曰此木善。”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时的竹林寺石窟已遭破坏,原来的梵王宫被改为旅店。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完全吻合,同治十年(1871年),清政府划平凉、固原、华亭、隆德四州县地,迁徙当地土著汉民,安插陕甘9480余名回民于此,置化平直隶厅,治所今泾源县香水镇。所以,于右任这次途经的是庄浪县也是泾源县,书写的《竹林寺》是甘肃的也是宁夏的,更是中国的。随后,于右任一行从韩店镇的竹林寺南下进入张家川(时属清水县),瞻仰了安葬有宗教界知名人士马元章的宣化岗拱北,并写了一首七律《张家川》,诗篇豪放大气,寄托了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第三次:1926年的固原之行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吴佩孚委任刘镇华为所谓的陕甘剿匪总司令,收编豫西土匪、红枪会一些地痞流氓,组成八个师围困西安。守城的杨虎城不足万人,西安城危在旦夕之时,于右任受李大钊委派,前往苏联请冯玉祥将军回国率部北伐,解西安之围。于右任当时是奉军重点通缉的要员之一,他不顾个人安危,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上海,几经周折直到7月下旬才在莫斯科见到冯玉祥,冯玉祥决定接受李大钊的意见“进军西北,解围西安,出兵潼关,策应北伐。”9月17日,冯玉祥同于右任在内蒙古五原县举行了中外闻名的五原誓师大会,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玉祥任总司令,于右任被推为副总司令兼驻陕总司令。随后,于右任指挥孙良诚、吉鸿昌、方振武等部共二万五千多人(对外号称十万),经银川、固原、平凉、长武到达陕西三原,在三原又组建了国民军第1、2、3联军总司令部。经过40余天的浴血奋战,于11月27日打败军阀刘镇华,解除了西安之围。于右任在经过银川时写下了《中秋过贺兰山下》:“护巢苍隼安云晚,失水神龙讵足忧。大地驰驱四万里,贺兰山下作中秋。”国民联军经过固原时,在固原县城和三营、瓦亭设立兵站,供应粮秣。随于右任南下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伯坚等人,第一次在固原街头公开进行演讲,向进步青年和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在当地群众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影响。于右任在固原稍事停留期间,触景生情,写下了《固原道中》:
两马一车一破裘,一筇相伴入原州。
鸡鸣半个城边雨,叶落须弥山下秋。
地变难禁城不毁,途长只是老堪忧。
人生尽瘁非奇事,君看乡村服轭牛。
于右任在固原期间,对固原县政府及甘肃省银行经理白应泰(字豫三,固原人)捐书筹建固原图书馆的行为大为赞赏,赞扬固原人民重视文化事业,随即为固原图书馆书写楹联一副:“翠接文澜阁,瑞映须弥山。”由于当时条件限制,直至1951年才建成固原图书室,1956年建成固原图书馆,白应泰捐赠的2000余册图书正式移交固原图书馆。
第四次:1941年的隆德之行
1941年9月,于右任率员由重庆飞抵兰州,考察了兰州、西宁、敦煌等地。考察结束后,于右任一行沿西兰公路返回西安。据《民国隆德县志》记载;“隆德东行,经十里铺、杨家店入六盘沟,由隆德向西经八里铺、沙塘铺、到静宁,此系官道坦途,两边齐栽白杨柳树,车辚马萧,络绎不绝,东接平凉,西通兰省(兰州),为中汽车、大车路”,而且隆德设有“平凉邮政分局隆德代办邮政分局”。可以肯定,于右任一行是1941年10月下旬乘坐汽车途经隆德,翻越六盘山,从平凉返回西安。在途经静宁时,还专门在静宁、西吉一带寻访舅亲,探询舅亲赵氏后裔。根据吕宏声《于右任先生静宁寻亲记》记载,于右任舅家系静宁白土沟赵氏,但静宁并无此地名,于右任虽然寻亲未果,但留下了大量书法作品和轶闻佳话,尤其是在会见宗教界人士米和卿时讲道:“全体人民都属于一个中华民族,回民也是我兄弟民族之一,而且多居于西北地区,回汉一家,是我们亲兄弟哦!”(张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