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各项事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最可靠的力量。近年来,各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开展“红色六盘”党建品牌创建行动,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基础更加牢固、党员队伍更加有力、服务中心更加有效,鲜红的党旗在六盘大地高高飘扬。
原州区:微网格大服务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原州区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核心区,在推进固原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原州区深入落实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聚焦固原市“红色六盘”党建品牌、“四个一”创建行动,着力打造“微网格大服务”党建品牌,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建网格。按照组织高效、全面覆盖、便于服务原则,健全“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组织与治理服务融合体系,划定乡镇(街道)大网格14个、村(社区)小网格189个、组(楼栋、单元)微网格1209个,将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社区工作者)、村级后备干部、产业带头人等全部编入网格员队伍,深化拓展“挂联诺”活动,形成“一名网格员+N名党员+N户群众”的党群服务网。
明网责。明确网格员落实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生事项代办、特殊人群关照、安全生产协查、农业科技服务、防返贫监测预警等9项服务事项,推动形成个性化帮扶、精细化服务、网格化治理格局。
办网事。网格员通过上门排查、微信群或电话等渠道收集问题,能办理的立即办理,办理不了的由村(社区)网格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会议研究解决。4000余名“末端”网格员和7000余名党员联系村(居)民10万余名,上半年代办事项600余件、直接服务微小事项1.8万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0余件,1700余名产业带头人带动1.5万余户农民从事种养产业、指导推广生产技术1000余次,带动2万余名群众务工,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
考网绩。基层网格治理服务成效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挂钩、与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双评双定”挂钩、与村(社区)干部绩效报酬挂钩、与网格员(小组长)补贴和群众享受惠民政策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奖红星,在“七一”和年终民主评议党员时优先考虑推先选优,对表现积极的网格员和村(居)民,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及时兑现物质奖励,广泛开展各类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微网格大服务”维护了基层稳定、促进了农村发展、拉近了干群关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原州区将坚持做实“微网格大服务”党建品牌,使党建引领更加有力、一网统筹更加全面、共建共治更加精准,让党旗在基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西吉县:开展“四项行动”引领乡村振兴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选优配强,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针对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够强、村党支部书记不想干、不会干等问题,扎实开展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攻坚行动。大力调整提能,认真开展大筛查、大摸底,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59名,党组织战斗力持续增强。培优选任提质,突出政治标准,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303名,实施“一对一、多对一”导师帮带制,探索跨村跨乡任职。激励保障提效,强化绩效考核,落实村干部报酬逐年增长、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机制,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聚焦强基固本,育强乡村振兴“生力军”。针对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扎实开展培养发展党员强基行动。注重一线发展,将80%的发展党员计划向乡村一线倾斜,确保每村每年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严把发展质量,压紧靠实乡镇党委发展党员责任,严格县级联审,定期抽查党员发展情况。加强教育管理,发挥乡镇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党员联系群众“挂联诺”等活动,推动模范作用发挥。
聚焦产业富民,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针对党建引领作用不明显、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扎实开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推进融合转化,注重“梯次”培养,全县产业带头人中党员占42.7%、“二合一”带头人占76.2%,均高于全市水平。强化党建引领,围绕肉牛、马铃薯等重点产业,健全“党建+”联农带农机制,建设23个冷凉蔬菜基地,带动群众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扩大产业优势,通过“党建共同体”“强村带弱村”等模式,打造震湖党岔、新营甘井等一批特色文旅打卡基地,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
聚焦提质增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宽、收益不高等问题,扎实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质行动。实时预警监督,建立“黄、橙、红”风险预警机制,对经营不善的村亮牌警示,逐一建立问题清单、动态销号管理。拓宽发展路径,创新“联产单干”“小村联盟”等发展模式,探索自主经营、村企联营、股份合营发展路子。近三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达8120.7万元。加大培训力度,采取线上线下轮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集中培训各级干部946人,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在奋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西吉县将不断深化农村党建“四项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富民强县步伐,为西吉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隆德县:“挂联诺”机制蹚出农村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新路子”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近年来,隆德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聚焦解决党员日常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创新建立农村党员服务群众“挂联诺”机制,蹚出农村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新路子”,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宁夏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2022年7月,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岱对“挂联诺”做法作出批示和肯定;2023年6月,“挂联诺”机制在全市全面推广。
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树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隆德县98个村党支部为5846名党员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引导广大党员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为民服务等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为党员户挂牌,挂出了责任和担当,达到了挂一牌、亮一户、带一片的良好效果。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党员李鹏程说:“‘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是一份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它就像一面‘正容镜’映照着党员形象,激励党员事事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履行党员义务、发挥表率作用。”
党员联系农户,践初心强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员的基本义务。隆德县各村党支部让每名有能力的党员至少联系5户农户,坚持做到“五必访、五必记”,并建立需求清单,履行好“八大员”职责,使农村普通党员从“无职”变“有责”、从“无位”变“有为”。全县4559名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19886户,解决各类问题5600余件,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杨河乡串河村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摆世军,联系最困难的马四虎、赵世连等16户农户,赊欠饲料款300多万元,帮助他们渡过资金难关,扩大养殖规模。神林乡神林村党员李佳利帮助20余名“4050”妇女到村集体产业基地务工,鼓起了她们的“钱袋子”。党员联系农户,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进一步巩固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陈靳乡清凉村村民陈小冬说:“不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产业方面,遇到啥困难,党员户都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有事找党员成为我们最大的信任。”
党员承诺履诺,办实事聚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隆德县各村党支部按照立足于“需”、力求于“准”、注重于“实”的原则,围绕养老服务、增收致富、农业技术、联农带农等,组织党员承诺践诺,每年为群众办2至3件民生实事,累计为群众践诺1.58万件。党的二十大代表、凤岭乡李士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帮助10户群众拓宽增收致富路子,主动为5户孤寡老人购买医疗保险,成为隆德县农村党员为群众承诺践诺的典型代表。
隆德县“挂联诺”机制,挂出了党员意识,联出了鱼水深情,践出了初心使命,将党组织的领导延伸到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蹚出了一条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党员教育管理之路。神林乡党支部书记杨银贵说:“‘挂联诺’机制进一步把党员组织了起来、动员了起来,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隆德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全区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挂联诺”机制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深度融合,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谱写更加精彩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篇章。
泾源县: 抓实三项载体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眼下,正是泾源大地风景最美的季节。大湾乡杨岭村,每天来老马茶馆、研学实践基地、农业生态观光园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成为村里发展的“新引擎”。杨岭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坚持红色领航,建强基层“桥头堡”,突出绿色发展,赋予善治“新动能”,实现了由落后村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嬗变。
杨岭村是泾源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泾源县紧抓自治区试点县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构建运行、治理、服务、支撑“四个体系”,抓实网格化管理、乡村治理“5223”模式、村集体经济等载体,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新路子。
“小网格”构建治理大体系。做好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织密小网格。泾源县把加强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基础工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将全县96个村划分为387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党小组,组建起以村组干部、后备干部、产业带头人等为主体的全科网格员队伍,将精细化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以“小网格”构建基层治理大体系,架起党群连心桥。
“小积分”激发治理大活力。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的“爱心超市”,一年四季“门庭若市”,时不时会有村民拿着积分卡前来兑换生活用品。泾源县大力推行乡村治理“5223”模式,即围绕“五个振兴”,以户为单位,将移风易俗、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日常行为量化积分;建立积分卡和爱心超市“两项载体”,成立积分评议和监督运营“两支队伍”,实现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三个效果”。2022年,该模式受邀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培训班上授课交流,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作为创新成果予以通报表扬。
“小机制”夯实治理大基础。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提升农村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泾源县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建立“13655”机制,各村围绕全县“1+3+X”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涌现出杨岭村、冶家村、刘沟村等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的示范村,集美村、羊槽村、卡子村、沙南村等以种植养殖为特色的示范村,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增长极”,夯实乡村治理“大基础”。预计2023年,全县9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3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以上。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一幅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美丽画卷在泾源大地上徐徐铺展。
初心如炬,征途如虹。泾源县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中,深入开展“红色六盘”党建品牌“四个一”创建行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奋力描绘美丽新宁夏泾源新画卷的壮丽诗篇。
彭阳县:创新“三项机制”助推农村党建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彭阳县以“组织工作落实年”为契机,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创新完善村级绩效考核评价、集体经济激励分红、“双网融合”互促共建“三项机制”,攻重点、疏堵点、破难点、推亮点,助力农村党建提质增效。
创新村级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实干担当。在年度村党支部“评星定级”的基础上,开展月度绩效考核。突出实绩导向,在“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各村交叉考核+乡镇统筹考核”模式,明确7大项44小项内容,全面梳理分析、综合研判村级班子“担当指数”“能力指数”“服务指数”,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村脱颖而出。强化结果运用,将党组织星级评定、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待遇挂钩,采取差异化、多层次的激励分配方式,按0.4至1.4倍不等发放绩效补贴,将“一刀切”“一锅粥”变为“多劳多得、能者多得”,有效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
创新集体经济激励分红机制,促进共同富裕。选取12个集体经济发展好、分红条件成熟的村,指导其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基础股、奖励股、兜底股”,打造能看能比能学的样板。设立基础股,向1.05万名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分红,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设立奖励股,每月进行奖励分红,各村对照自身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文明新风等重点工作确定奖励项目及评选标准,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评选,评选结果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推进,用真金白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设立兜底股,保障无劳无业、无种无养、无依无靠的“三无户”,填补村级“托底保障”空白,进一步丰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内涵。
创新“双网融合”互促共建机制,集聚共治力量。全县共划分2293个“全科网格”,将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挂联诺”机制有机嵌入,4000余名有能力、有意愿的挂牌党员编入网格,直接对接网格内2.1万户群众,对标政策法规宣传、村情民意收集、增收致富领航、急难愁盼应急等八项职责,承诺为民实事6000余件,促进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融合。把“挂联诺”机制与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广大党员定期联系群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帮助解决烦心事4000余件,实现微心愿600余个,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小网格”展现出“大作为”。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彭阳县将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持之以恒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基层党建实现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点上发力向全面加强、单兵突破向系统推进、工作推动向机制推动的格局性转变,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