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电一
炎炎夏日里去了一趟六盘山,让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忍不住要为六盘山“评评功、摆摆好”。
为六盘山“评功摆好”?有这个必要吗?它不就是一座山吗?为它“评功摆好”有什么用呢?有人会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我却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对六盘山的功劳、六盘山的价值,不仅外地人了解很少,就是当地人也未必完全知晓。至于对绿水青山的价值、保护绿水青山的意义,人们的认识是否都到位了?大概也不能做过高的估计。
现在,到六盘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许多人是为消暑避夏而来的。到了六盘山以后,人们除了感叹那里的凉爽、舒适、宜人之外,还会惊艳于它的美。
六盘山的美,是纯自然的美。同泰山、黄山、华山等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的景区相比,六盘山的优势也许不十分明显,作为旅游景区的名气也还不够大。尽管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等历史名人都曾登临过此山,经过两万里长途跋涉的红军在此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毛泽东在此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的诗篇,六盘山留下的历史遗迹并不多,可供缅怀前人的古迹也很少,但六盘山的知名度仍然很高,六盘山的魅力也超过了许多景区。
“高原绿岛”六盘山(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安 磊 摄
六盘山,最多的是树。树,是六盘山最大的财富。六盘山的魅力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林草体现的。置身于六盘山中,仿佛进入绿色海洋。放眼四望,远远近近的山坡,全部被林草覆盖,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岩石和黄土。松树、柏树、杨树、白桦树,针叶林、阔叶林,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加上名目繁多的花草,构成了六盘山茂密的植被。六盘山也因森林密布而被称作“高原绿岛”。同样因为林木茂盛,六盘山的空气格外湿润,负氧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所以又被称为“天然氧吧”。
现在,六盘山的活立木蓄积量已经超过了230万立方米。茂密的森林,改变了固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有气象资料表明:六盘山的年均气温只有5.8度。受此影响,固原地区平均气温总要比其北部的银川平原低,进而形成了极为难得的“绿岛效应”。而到了炎炎夏日,这种适宜的温度便变成了人人向往的宝贵资源,六盘山也成为消暑避夏的胜地,远道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涵养水源,是六盘山的重要贡献。六盘山的年降雨量,比周边地区要多出三四百毫米,与宁夏中部年降雨量在二百毫米上下徘徊的干旱带更不是同一个“量级”。近年来,六盘山年降雨量多次超过800毫米,最多时甚至超过了1000毫米。随着植被的“加密”、林木蓄积量的增加,六盘山调节气候、“制造水源”的功能也在提升。据测算,六盘山每平方公里年“产”水已经超过20万立方米,六盘山山涧因此溪流众多、河网密布,其东麓、西麓均有溪水外流,六盘山也成为宁夏水源最丰富地区。除了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等发源于六盘山的河流出水日益充沛外,境内溪流的流量也都有所增加,长流不断的溪水已有60多条,六盘山的年径流量则从前些年的2.1亿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9亿立方米,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六盘山已经成为黄土高原上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塔”。
2.9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同长江、黄河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极度干旱的黄土高原来说,则是极为宝贵的、也是不可多得的,六盘山周边、特别是泾河下游二三百万人都直接受惠。可以说,由六盘山流出的每一滴水,都像乳汁一样珍贵,它不仅哺育了沿线的人民,还哺育了流经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畜牧业。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六盘山又是造福四邻的“福山”。
不仅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六盘山也变成了动植物的基因库。境内有高等植物1224种,仅药用植物就有600余种,党参、黄芪、贝母、桃儿七已经畅销全国。四花早熟禾、紫穗鹅冠草、六盘山棘豆三种植物则是六盘山的特有品种。
六盘山还是天然的动物园,脊椎动物有300余种,鸟类有300多种,昆虫有905种,不仅黑鹳、林麝、金雕、金钱豹、红腹锦鸡等30多种珍稀动物成为六盘山的“常住居民”,豹猫、兔狲、野鸡、野猪、猪獾、狗獾也神出鬼没、行踪不定,常与护林员不期而遇。
如此之多的动植物以六盘山为家,让六盘山变成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六盘山确确实实在造福,不仅在为人类造福,而且在为动物、植物造福。因为有了六盘山,才有那么好的气候条件,才有那么多宝贵的资源、保存了那么多物种,才有消暑避夏的好去处,才有那里安宁、惬意的生活!如此之多的“贡献”,还不值得为它评个功、摆个好、发个大奖吗?
以感恩的心态珍惜它、保护它,不仅让它造福当代、还让它造福后代,应该成为我们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