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云海翻腾,层峦叠嶂,溪水潺潺,一幅幅水墨丹青徐徐铺展。生态之美赋予了六盘大地迷人的神韵,孕育着固原美好的未来。
十几年来,六盘儿女发扬“三苦”作风,一代接着一代干,改变了干旱少雨、黄土漫天、荒山秃岭的贫瘠面貌,描绘出云烟成雨、七彩斑斓、林海雪原的美丽画卷,绘就了战天斗地、绿色发展的生态建设史。
绿色成为固原最厚实的发展潜能、最鲜艳的发展底色。今年,固原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泾源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固原在实现山绿与民富双赢的路径上打开了视野、探索了经验、见到了成效,真正让生态之美成为固原人民的幸福之源。
产业蓄能引领
“颜值”变产值,生态能“生金”。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近年来,固原持续做好“生态+”、“绿色+”文章,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肉牛、草业、马铃薯纳入国家产业建设体系,建成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和百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百万亩特色种植基地。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以先行区建设为统领,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全面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全面打响“春赏醉美花海、夏享爽爽清凉、秋观层林尽染、冬品水墨画卷”旅游品牌,生态旅游风生水起。
如今,一个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网红”村、明星村。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刘姥姥庄园融合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旅游、新型农林产品开发,形成以提供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田园综合体,成为“网红打卡地”。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古朴的农家大院、大红灯笼、石磨、碾子等原生态元素随处可见。龙王坝村以“生态休闲立村、休闲旅游活村”为思路,依托本村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建成百亩梯田高山观光温室果蔬园、千亩油用牡丹基地、万羽生态鸡养殖基地,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休闲农业基地。
五年来,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42.4亿元,荣获“最美中国·魅力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和“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清洁能源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双碳”目标,落实“双控”任务,持续推动工业发展向绿色化方向转型,鼓励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全市风力、光伏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重。城市垃圾无害化利用及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实施,农村阳光沐浴工程实现全面覆盖。2020年,全市新能源装机总量685.4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38.5MW,光电装机容量146.9MW,万元GDP能耗0.5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26%。
绿水放歌、青山曼舞,金钱豹、梅花鹿、猞猁、兔狲等大自然的精灵在其间自由嬉戏,黄嘴白鹭、黑鹳等珍稀鸟类相继“落户”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奇珍异兽跟着环境走,人才产业跟着环境走。生态宜居已成为固原的营商环境和竞争力。去年6月,隆德县招商引进宁夏金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六盘山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企业投资5200万元,建设中药材加工(破壳)生产线、活性炭生产线及杏仁脱皮脱苦生产线。当年9月建成投产,企业依托全市163万亩山杏、山桃林木资源,建设中药材加工和活性炭生产线,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每年收购加工固原市域内25万亩山杏、山桃果核,其中隆德县13万亩,丰富和延长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链,提升了林业产出率,为实现“山绿”与“民富”共赢发展开创了路径。
10月12日,泾源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泾源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创新“绿色+”模式,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协同草畜、苗木、中蜂、劳务“1+4”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探索发展休闲农业、粪污循环利用等新业态,对传统产业、草畜产业绿色改造、循环发展,建成林草产业产品加工生产线一条,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经营的产业链。杨岭村探索形成“苦甲天下”到“富甲一方”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模式,三关口矿区探索形成裸露矿山到绿水青山的生态修复泾源样本模式,畜牧业探索形成以草定畜到草畜结合的产业融合生态养殖模式,冶家村探索形成靠山吃山到旅游富山的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模式,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绿色产业回馈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双促进、双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改革创新开路
改革开路,创新铸魂。近年来,全市持续深化“四权”改革,用水权改革围绕“节水增效”,优化生活、生态、生产配水体系;土地权改革围绕“盘活增值”,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排污权改革围绕“降污增益”,抓好排污权初始核定、基价确定、有偿取得、抵押融资等工作;山林权改革围绕“植绿增绿”,建立林业资源价值评估机制,探索以林养林、以地换林、以能换林新机制,实现从生态项目到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价值的市场化转换。
“今年售出700株数苗,收入一万元。”泾源县新民乡杨堡村村民禹小军开心地说。11月19日,泾源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燕家山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优先购买当地群众栽植的苗木,缓解政府投资压力,增加群众收入,提高森林覆盖率,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自土地权和山林权改革启动以来,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机制,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泾源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引进3家企业,探索出“生态修复+一二三”、“生态修复+新能源”、“风电+储能一体化”三种合作模式,推动权能与效益转换,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
走进彭阳,群山掩映,梯田环绕,风景如画。百万亩桃杏花海、百万亩旱作梯田、百条生态示范流域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成为彭阳县一张亮丽名片。
12月13日,全市首笔山林权抵押贷款签约仪式在彭阳县举行,迈出了固原市山林权融资改革第一步,激活了山林权的融资功能,对盘活绿色资源资产、释放资源效益、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瓶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宁夏“山林权”改革重点县,彭阳县目前已完成10个乡镇50个村林草地界定面积87.63万亩和3个试点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宁夏金成林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彭阳县草庙乡张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家企业和11名农户获得山林权抵押贷款433万元。“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
“阳光雨露”催生“万物生长”。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固原干部群众秉持“红色固原、绿色发展”定位,坚守“绿色”最宝贵的财富,笃定前行、久久为功,在山绿与民富双赢的新征程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守青山护绿水,兴业态谱新篇。(记者:马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