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洋洋洒洒飘向山川,落在树枝、屋脊、山梁上,形成一道道优美弧线,在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壮阔美景。万道溪流奔涌,汇集成股股清流,越过山涧,浸润田野,一路从黑刺沟向黄河潺潺流淌。在这个季节里,山河相望,动静融合,在天地之间,奏响岁月妙音。
清水河,穿越时空,贯通四季,以奔流不息的姿态,向着“母亲河”靠拢。
清水河发源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在原州区境内全长8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057平方公里。
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季节变换,清水河以“身”涉水,见证时代变迁。
“早期的清水河是清的,随后因上游生态破坏,市区段侵蚀,河水变得浑浊,量少。”2011年,固原市和原州区两级政府,决定还清水河芳华,按照“河里问题岸上治,岸上问题流域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对清水河进行综合整治。
先后实施城区段景观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清水河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对河道受水流冲刷严重村庄、学校、企业单位等段落进行重点砌护、疏浚、整治。
持续10年治理,修建成河岸线,遏制倾侵占、蚕食河道现象,清水河主河道累计完成单侧河岸砌护76公里,4条支流累计砌护河岸46公里,防洪“护河”体系蔚然成形。
“原来河水污染没法说,现在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配套健身步道、花园,成了休闲的好地方。”72岁的李守财是固原城老住户,在清水河岸边生活大半辈子,看着河水一天天变清增多。
2017年,随着沈家河水库库区水生态治理工程、固原市区过境段人工湿地、三营人工湿地建设项目、三营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清水河上、下游集污管网连通等,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清水河国控三营断面水质监测达到Ⅳ类标准。
治理后的清水河,全面消除了河道黑臭水体直排现象,水环境明显改善,清水河二十里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清水河三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了Ⅳ类标准,沈家河水库水质持续向好发展,从劣Ⅴ类过渡到Ⅴ类标准。
原州区先后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清水畅河净源”“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对清水河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拆除违章建筑36处,清理河道垃圾20万立方米,清理小散乱污133个,取缔或关闭非法采砂点22处。
“通过对清水河沿岸36个排污口进行彻底封堵,将开城段排污口纳入市区集污管网,头营、三营等排污口纳入三营污水处理厂,解决生活污水直排清水河的问题。”原州区政府相关领导说。
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要求,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的区、乡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完成“一河一策”调查测绘及方案编制,有序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
在主要道路、人口密集或人流相对集中的河岸等醒目位置,安装河长信息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在清水河主河道两岸重要路口安装摄像头,对清水河全段进行监控。
一系列“护河”措施的实施,有效制止河道内乱挖、乱倒、乱排现象发生。推进碧水蓝天净土行动,重拳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处理违法采砂案件5起。
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原州区在清水河沿线已建的护岸顶两侧,种植垂柳、云杉等乔木,利用河道滩地、弯道等新建截水墙,增加湿地面积,达到净化水质、河道补水的双重作用。
在郑磨漫水桥上下游,尝试清洪分离治理思路,利用现有河道废弃鱼池,规整改造为连续水面,种植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达到净化水质作用,形成水面面积达70公顷,改善沿河生态环境,维护河道健康。利用33座水库调蓄水量,保证河道生态基流。
今年以来,原州区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河道治理工作常态化,进一步稳定水质,修复水生态,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逐步实现清水河“水清、岸绿、河畅、生态”的治理目标。
如今的清水河,已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