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午后,金色阳光从天空倾泻,与五彩斑斓树林交相辉映,在村庄里形成一道道炫目光彩。马勤生推开雕花铁艺大门,顺着门前平坦宽阔的混凝土路,向着村委会走去。这几天,村里防疫忙,他准备去看看,希望能帮忙干点事。
“这路面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没有声音。”马勤生感受着新建村道的同时,不忘欣赏农户家外墙上,一幅幅色彩丰富的农耕图,从村头向着村尾延伸。
“画得真好,真像。”看着画中栩栩如生的牛羊,奔跑的“铁牛”,一段段生活场景如同放电影般在马勤生脑海浮现。
“十二五”期间,马勤生从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西台村,搬迁到三营镇安和移民村,从此告别驴驮人背的生活,离开“背着山,抱着山”的环境,吃上自来水、走上水泥路、住进砖瓦房,过上了梦寐以求的新生活。
生活环境的改变,让马勤生的想法也多了起来。
马勤生见移民安置区人多,距三营镇集市近,便在家门口经营一间日杂百货店,为村里2400多人供应米面油醋等日常物品。
每隔几天,从集市进货,到村里出售,他从买卖中赚取差价,随后又给妻子联系了一份做饭的活,不用风吹日晒,一家人一年收入10多万元。
今年,原州区开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投资1.9亿多元对安和、团结、金轮等15个移民村进行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通过硬化巷道、铺设人行道、敷设集污管网、“厕所革命”、建果园菜园;维修破损墙面、建设垃圾分拣中心、公厕;配备垃圾清运车、分类式垃圾桶、安装路灯。
“很多移民村已使用八九年,道路、墙面、广场等基础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加之污水管、垃圾箱、公厕、天然气等公共设施没有配套,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原州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党委书记马少龙说,政府对移民村“从头到脚”彻底改造提升,全面提人居环境质量。
改造后的移民村发生脱胎换骨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红瓦白墙民居房错落有致,水冲式厕所干净卫生,盏盏路灯照亮夜空,垃圾分类、雨污分流,村环境优起来、村庄靓起来、景色美起来,让村民过上了“有里也有面”的更幸福生活。
“现在,城里人能享受到的,我们移民全部享受到,甚至还有城里没有的果园菜园。”安和村党支部书记马金耀说。安和村有535户,都是从三营镇的唐湾、海淌、西台、代堡等4个偏远山村的移民组成。
这几年,安和村借助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劳动力多的优势,组织开展电焊、烹饪、驾驶员、养殖等技能培训,发展壮大劳务、养殖产业和商贸服务,全年劳务收入13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今年,我们村和金轮村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争取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百亩大的集中养殖区,通过实施‘出户入园’养殖模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肉牛2000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移民持续增收。”马金耀说起致富提升信心十足。“房前屋后变得亮堂起来,产业发展又有新路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马勤生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