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还有6000块六棱砖,需要的话,这几天给您送过去。”10月22日,西吉县偏城乡上马村党支部书记马西文给施工单位打电话,推销村集体产品。
同样的六棱砖,企业生产的每块卖7.5元,上马村生产的只卖5元,2.5元的价格优势,让“上马砖”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大放异彩。
“村集体统一采购水泥、沙子、钢筋等原料,由村民自产自销,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马西文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说起生产经济账,却头头是道。
自4月以来,上马村依靠加工出售水泥护栏、六棱砖,收入15万元,这对于马西文及上马村来说,纯属“意外之财”。
今年西吉县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偏城乡为了节约资金,给每个村3万元的整治经费,并要求各村群策群力,在现有的条件下,把村环境搞好。
“砌围栏、修边坡,人工加材料,每平方米造价200元。要把村整个样出来,3万元能干啥?”马西文接到整治任务后,有些犯难。
“没困难要干,有困难也要想办法干。”偏城乡党委书记李学智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上“压任务”:“如果资金充裕,谁不会花钱?”
“靠外力不行,只能自己想办法。”开完会,马西文返回村反复思考。
马西文发现,村里最不缺的是劳力,村民最擅长的技能是砖瓦工,而且当地群众就有砌墙修院的传统,只不过由修家变成了环境整治,材料由过去的土坯变成了水泥砖。
“何不发动群众自制砖,自己动手美化家园。”马西文想到便立马行动,经与村民代表商议后,花费1万元买来搅拌机、模具、沙子和水泥。
第一次试做,由于大家不懂工艺,制的砖粗糙易碎。马西文向村里“土专家”请教,得知制砖使用的沙子颗粒大、含土多,拌和的混凝土强度不够,加之倒入模具中搅拌不均匀,凝固时间短,导致砖块有样无形。
马西文汲取经验教训,组织村民采用振动、水洗砂、加钢筋的办法,第二次制作的砖,不仅表面光滑,且强度高。
“经过压力测试,与企业生产的砖没有两样。”马西文开心地说。
解决材料问题后,马西文发动村里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组织义务劳动。从村头开始,沿村道两边,用自制的砖铺设护坡、修建围墙。
经过几个月整治,上马村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房前屋后的柴草堆、土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造型别致的花园,长满蒿草的土坡变成了整齐美观的砖坡。
“经审计部门审计,全村整治花费超过200万元,但实际花费仅三四万元。”上马村自力更生整治人居环境,不仅将家乡变美,还将多余的自制砖出售给施工队,赚取外快。
偏城乡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在全乡推广上马村做法,通过“星级 ”的模式,由上马村指导帮助伏垴、姚庄、花儿岔、杏树湾等村,购进原料,用自制砖建设美丽家园。
“在上马村带动下,我们村自制水泥护栏、六棱砖,节约资金79万元,村里的经济压力减轻了许多。”伏垴村党支部书记马志辉说。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通过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动手制砖、修葺家园,全乡17个行政村累计节约成本上千万元。”李学智算了一笔账说,如今各村都有一个小型加工厂,群众用“小技巧”整治“大环境”。
受人居环境整治帮带作用启迪,偏城乡不断丰富“星级 ”内涵,依托星级管理,将全乡4个四星级党支部与其他13个党支部组成4个结对帮带体,组织开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等层次的互联帮带,借助“小经验”推动“大成效”。
伏垴村有收青贮玉米、打包机等4台机械,原来地少,一直没有利用起来。在上马村帮带下,伏垴村成立农机服务队,走出村子承揽农活,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实现收入6万多元;下堡村依托蔬菜种植大棚和育苗温棚,帮带白庄、榆木、车路3个村发展劳务、种植业,解决就业200多人。
“车路村土地零散,不利于规模化种植,流转给下堡村后,集中打造玉米种植基地,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榆木村在移民迁出区发展经果林,可以为其他村提供就业机会。”下堡村党支部书记马俊平表示,帮带打通村和村之间界限,利于各村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点,采取以先进带后进的形式,分享产业优化提升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寻找发展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找到适宜本村发展的新路子,进而推动整乡提升。”李学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