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养殖园区,我多养了十几头牛。”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村民李莉盘算着。在李士村,李莉从多年前饲养两三头起步,到现在饲养肉牛30多头,年纯收入10多万元,成为村里出了名的肉牛养殖能手。
牛虽养得好,但李莉始终为扩大规模、牛粪污染而发愁。
“我已和村上协调好了,赶在年底就让牛住进‘新家’。”就在李莉找地方建牛棚时,村里的养殖园区建成了。
今年10月,李士村争取项目实施肉牛养殖“出户入园”工程,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园区,帮助想扩大养殖规模却没有地方的农户发展产业,一并解决牛粪污染问题。
“全村肉牛存栏量820多头,但标准化、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李士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结合村土地多、人口少的特点,成立村集体养牛专业合作社,修建标准化养殖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李士村发掘传统酿醋、榨油、刺绣、石磨面粉等老手艺,依托传统工艺、民俗文化、乡土人才,发展手工食醋、土方胡麻油、石磨杂粮粉、荞皮枕头加工等特色产业,恢复传统农村酿醋、榨油工艺流程。
“土方醋传统酿造技艺,拥有家族代代相传的秘诀。”齐永新说,酿醋选材本地出产的五谷,以小茴香、沙棘、花椒叶、地椒为佐料,以黄酒、酵面等引发和繁殖酵母菌,经过七道工艺制成口味独特的五谷香醋。
李士村建成传统手工醋坊、油坊、石磨坊、超市、荞皮枕头作坊和农机服务中心6个经营实体,探索建立利农联农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44万元,户均增收200元至1600元。
手里有了“票子”,才能修好“面子”。李士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对全村土院落和土坯房进行全面改造,一排排红砖青瓦的住房建了起来,水泥路、自来水、污水管道通到家家户户,用上了庭院灯、热水器、水暖电炕、抽水马桶,配套了健身器材。
环境改变了,生活改善了,老百姓的观念也随之转变。李士村推行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建成“爱心超市”,村民通过参与环境保洁、公益事业、护林防火等集体活动获得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同时,建起了红色讲堂、移风易俗讲堂和道德评议会,让孝老爱亲、互帮互助“新风尚”深入人心。兴办休闲民宿,开发研学旅游功能,结合朱庄河流域水系建成的醋文化公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体验乡村魅力。
如今的李士村,农家院落整洁亮丽,文化墙图文并茂,旅游接待、养殖、种植、劳务、特色加工多元发展,处处彰显着新时代农村喜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