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七斤
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东邻巩龙村,西接冯碑村,南连卜岔村,北至沙塘镇马河村。村落背靠凤凰岭,朱庄河自东向西穿村而过。因最早有于姓人家居住在朱庄河南北两岸而得名。
魏氏砖雕作品
明洪武初年,隶属弼隆里。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隶属仁隆里。清朝初年隶属仁隆里,光绪年间隶属里仁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属山河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隶属山河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隶属沙塘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沙塘区凤岭乡。1956年改属吕梁乡冯碑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于家河生产大队,1959年改属凤岭人民公社于河生产大队,1984年改属凤岭乡于河村民委员会,2004年乡镇村组调整,原于河村与小岔村合并,属凤岭乡于河村村民委员会。下辖有于家河、卜家河、李家河、大岔、小岔6个村民小组。2022年11月1日,于河村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发布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隆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河村有于河新石器遗址1处,位于五组西南50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2.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至2米。暴露有草拌泥白灰面、灰层。地面散布有红、灰陶片。陶片纹饰为粗绳纹,也有磨光图片。器型为细泥夹砂红陶罐、碗、壶等。经文物部门考证,属齐家文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梯田建设时,曾出土很多砖瓦、钱币、生活器物。从出土文物看,历代都有人类在此栖居生活。于河村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于姓人家迁居于此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以于、卜、李、魏等姓为主的300多户1000多人的大村落。
近年来,于河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了一部分古建筑。巩龙寺,位于村子东南300米处,面积约6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原为佛教寺院。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遗址处留有古柏数株,地面散布有砖瓦、瓷片等。2011年,由于河村、上梁村、巩龙村三村合资重建。
于河村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魏氏砖雕。据《魏氏家谱》记载,魏氏砖雕发展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历经五代人传承,以口、耳、手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魏氏砖雕的手法分为“软雕”和“硬雕”两种。1998年2月,魏氏砖雕建成小作坊,手工制作砖雕产品。由于家族传承、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小窑烧造、小量销售,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技艺传承发展潜力受到很大制约。2011年1月10日,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砖雕产品、工艺摆件、陶器、仿古建筑材料制作加工和销售,从事砖雕技能培训,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2014年,魏氏砖雕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8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专项资金投资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魏氏砖雕展示馆”,展示馆为三层仿古建筑,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90平方米。抢救、保护、展示、弘扬砖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集陈列展示、研究保护、研学体验、设计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近年来,魏氏砖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着力于传统技艺传承发展,注重非遗与现代化接轨,致力于非遗助推脱贫攻坚,砖雕传统工艺向科技创新、批量化生产转变,研究开发了软模制作工艺和新型砖雕制作工艺,通过改进水泥配方,加入高强冷陶轻骨料,使仿古砖雕产品重量减轻一半,从根本上改善了手工砖雕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的难题,闯出了一条“非遗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技艺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砖雕彻底走上了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
魏氏砖雕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建立“非遗扶贫车间”,走“公司+农户+营销”生产性保护模式,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授艺活动,带动周边村民、留守妇女及残疾人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兼顾田间劳作。
如今的于河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村落格局保存完整,传统建筑保护价值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在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草畜产业蓬勃发展,村组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温馨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