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清晨或傍晚,在市区任一休闲广场和公园内,市民悠闲散步、愉悦交谈、放松健身的场景随处可见。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画面,彰显出我市基层治理的成效。
2012年以来,我市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集中力量防控风险,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推动平安固原建设提档升级,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市推行的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被中央农办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2019年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验收先进市;五县区均为全国信访“三无”县;2017至2020年度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一项项荣誉,是我市立足市情实际、创新治理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的丰硕成果,也是我市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肩、民生改善与平安建设携手同行,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的结晶。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精准掌握乡村矛盾纠纷化解的根本性、根源性、关键性问题,才能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原州区官厅镇高红村村民张某和康某两家因地界划分问题一直存在矛盾,又因地界改建厕所问题致使矛盾激化。综治中心及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为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桩纠葛多年的邻里纠纷就此化解。这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取得实践成效的个例。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我市以平安固原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一根“绣花针”穿起“千条线”,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着力构建纵向到底的组织链条和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触及平安建设的“神经末梢”。
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人民安心的生活环境,我市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固原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并把平安建设列入督查和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见底见效,释放平安固原建设新动能。
市公安机关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放宽入户条件八条措施》和网上办、预约办、一次办、延时办、自助办、上门办“六办”措施,自实施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超过1.8万人次;西吉县王民乡推行“一村一警”建设,机制运行以来处理治安案件超过60余起、协助调解矛盾纠纷150多起,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把矛盾摁在当地、解决在当地;泾源县泾河源镇庞东村实施乡风文明“铸魂”工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依托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卡,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村民从最初“督促干”到后来“比着干”,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齐心协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家园……
先后建立完善了闲散青少年关爱帮扶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机制;以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社会面巡逻管控,坚持以案释法开展宣传教育,三年来共打除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6个;创新推出5G智慧社区、社区警务“一点通”和“交所合一”模式等一批基层治理好经验、好做法;以矛盾化解为重点,坚持“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积极推广“枫桥式”派出所、“三色”预警机制等一批典型经验,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
一项项措施聚焦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全,精准到位、靶向发力,实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处置,从源头上减少了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
社会稳,人心安,经济发展更平稳。多年来,全市上下坚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构建了党政领导、全民参与、综合施策、源头预防、依法治理等多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在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随机抽样调查中,我市人民群众安全感一直位居全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