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这样一些人,我们从小就知道要远离,但我们越大越明白,我们永远也离不开他们。他们与疼痛、病苦、绝望相伴,更与新生、希望、幸福扣手相连。不论年老年少、贫穷富裕、战争与和平,我们都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就是医生。
8月19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是千万医务工作者的节日。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群体的默默奉献、保驾护航,才让人们更健康、更安心。致敬医务工作者,也是在致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与使命就是守护生命。他们在生死关头一往无前,他们在手术台前一站一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坚守初心。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的不易更甚于平日。
疫情急如星火,医者责无旁贷。节日前夕,我市73名医护人员逆向而行、奔赴海南支援抗疫,显而易见这个节日他们将在紧张的工作中度过。同样十几天前,市人民医院第26批援贝宁医疗队的4名队员出征了,在另一块大陆,他们仍然生动践行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多数人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
节日前夕,本报记者走进我市各医院,记录医师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以此致敬所有医务工作者,并祝节日快乐!
福建援宁医疗队血管外科医生
李先涛: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
当回忆起今年6月1日来到原州区人民医院时的情景,李先涛眼里仍掩饰不住那份感动。“当时医护人员撑着写有‘欢迎李老师回家’的横幅迎接我,真的很温暖。”
从东海之滨到西北山塬,这位客家85后博士已是第二次来到固原。2019年,李先涛“抓阄”后被分配前往宁夏固原市,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支援原州区人民医院的第11批援宁医疗队成员。
“宁化”变成了“宁夏”,对于原本想要支援自己老家福建宁化的李先涛来说,心里难免有落差。然而,当踏上固原这片土地时,李先涛的感受变了。
“来到固原,才觉得‘国家’这个概念离你是那么近,更加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山海情深’。”在固原,李先涛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固原博物馆,固原厚重的历史底蕴让他爱上了这里;在原州区人民医院,李先涛和帮扶医疗队的同事们以各自专业所长填补了该院学科建设的多项空白:成功开展首例先天性下肢血管畸形微创治疗术、下腔静脉滤网取出术、急性全肢型DVT腔内介入治疗术……在福建医疗队帮扶下开展的诸多“首例”刷新医院纪录,更记录着医院的进步。
半年的帮扶结束后,李先涛时刻记挂着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被需要的感觉十分强烈,我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今年,李先涛主动请缨成为福建省“组团式”援宁医疗队再次来固原,这次他和原州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张树结成了“师徒关系”,李先涛将用一年的时间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教授给张树,尽全力发挥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把先进技术留下,让当地医生可以独当一面。
“援宁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像是一名战士,来到这里,我不为自己而战,不虚度年华。”李先涛说。
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医生
赵树钦:传承中医文化 铸就中医“味道”
今年9月,赵树钦就要退休了。这位从医40载的老中医与固原市中医医院同龄,见证了市中医院的不断进步,更见证了固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医师节前夕,记者来到赵树钦的诊室,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甘肃平凉、环县等地慕名而来的患者。
作为第一届“六盘名医”,赵树钦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定要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兼收并蓄、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理论特长,传承发扬中医药学。”
从事医教工作40载,赵树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医后辈。不认同“中医越老越吃香”观点的他总是想方设法给年轻人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心病科也成为了全院标杆科室。“科室年轻中医医生其实个个都比我厉害。”赵树钦笑着说。
时代在变,赵树钦的从医初心不变,一颗对事业的热爱之心和对病人的爱惜之情让他即使在退休前夕也坚持出诊。至今,他仍坚持周一至周五开诊,每天为30多位患者把脉诊疗。他用炽热之心和温暖的双手,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激,践行着一位医者的仁心仁术。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李兴国:做生命的守夜人
和所有医院的急诊科一样,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是医院里“从不熄灯”的科室,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运转着。
傍晚6点,李兴国出现在医院大楼的一层急诊大厅,跟白班的同事交接完工作,他的夜班开始了。
42岁的李兴国是固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他的工作区域包括抢救室、监护病房、急诊门诊等,主要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治疗方案的制定,病人安置、转运、病床协调,还要负责和医院其他科室的对接和沟通,处理应急事件等。
14年的急诊生涯,让他早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夜班已是“家常便饭”。
人们常把院前急救比喻成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因为这里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场景,需要一次次与死神“掰手腕”。
“急诊医生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因为什么样的病人都可能会遇到,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因为面对一些危急情况,每一秒都很珍贵,急诊医生需要随时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 在李兴国看来,这份工作需要有一种信念,当你亲手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现实世界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说的。
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
廖红梅:我们的工作是维系每一个家庭幸福的关键
“我选择儿科只是喜欢孩子。”廖红梅笑着解释她为何当时选择了儿科。廖红梅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08年从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至今,她已经从事儿科工作14年。
对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儿科可不是个理想选择。在医疗领域,儿科是任务重、效益差、风险高,不太招人待见的科室。与成人科室不同,儿科医生办公室里总会有家长络绎不绝地进出,同一个患儿的不同亲属会先后来咨询同样的问题,“一样的话重复说四五遍是常有的事。”廖红梅说。
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廖红梅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生病变得易怒和敏感,孩子等的时间长、一直哭闹或者用药打针后病情未见好转等状况,都可能会成为家长脾气爆发的导火索。”廖红梅坦言,儿科医生很多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上,耐心的考验对儿科医生而言,随处随时都在。
常年与各种患儿家长打交道,廖红梅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遇到着急的家长,就先诊断孩子,判断是需要加急还是按次序就诊,再安抚家长情绪。“多倾听,让对方信任你,才能进行有效的诊治”。
“看着病恹恹的孩子经过治疗后活蹦乱跳着离开,这就是成就感,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压力大也好、困难多也罢,作为儿科医生的成就感汇聚在这十几年的点点滴滴中,很多患儿是廖红梅看着长大的,一些家长生了二胎现在又带着小孩来看病,相处久了就成了朋友。
在廖红梅看来,儿科医生这个工作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维系每一个家庭幸福的关键。
原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核酸检验师
史文娟:不放过一例可疑标本
“喂,你好!原州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吗?我们是原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刚才送的那批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结果出来了麻烦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好的,我们正在检测。”在原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PCR核酸检测实验室,史文娟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核酸检测实验室24小时不停歇,发热门诊、门诊急诊手术患者随到随做,第一时间精准检测出结果,是她们的职责所在。
这是一项考验体力的工作。负压环境、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手套、靴套全身密不透风,史文娟她们一呆就是四个小时以上,实验过程中不能喝水、上厕所……这不仅要求检测员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更是对检测员心理抗压能力的严峻考验。
2020年7月,刚刚参加工作的史文娟便走上了这个“战场”。“几乎一直泡在实验室里,每天除了宿舍就是实验室,这个工作强度之前没敢想过。”史文娟自嘲刚参加工作便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新冠疫情发生后的两年多来,史文娟只有在驰援湖北和银川疫情后短暂休息过几天,其他时间她全年无休,而这也是原州区人民医院PCR核酸检测实验室每个检验员的日常。
即使马上就是医师节,但在原州区人民医院PCR核算检测实验室,当核酸样本通过专用转运箱运输到实验室的那刻起,史文娟和同事们就开始与时间赛跑,进行“样本核收、标本处理、加样、核酸提取、扩增、结果审核、数据上传”等一系列操作。她说,每个操作,都要细致再细致,谨慎再谨慎,每个步骤都要争取万无一失。
而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都藏着检验师们“真诚、真实、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官厅镇卫生院综合门诊医生
郝玉萍:仁心仁术温暖每一位村民
从医33年,郝玉萍一直工作在乡镇(社区)卫生院。
33年来,她用脚步丈量每个山村的长度,走遍了原州区所有乡镇。曾经的她,是妇幼专干、是卫生宣传员,参与计划生育、两癌筛查。
多年的基层从医经历使郝玉萍深切地感受到,虽然乡镇卫生院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机构,患者并不多,但处在基层一线的乡镇医生同样大有可为。
让群众治病少花钱、少跑路、少费心,这是郝玉萍作为基层医生给自己定的工作目标。
官厅镇卫生院靠近城郊,可辖区内各村分布分散,偏远村里的老人到卫生院就医十分不便,作为家庭签约医生,她对辖区患大病、慢性病的重点人群了如指掌,她总是定期背上医药箱行走在辖区的各个村庄,时间久了,村里老人看病只认她,甚至村里有些老人知道她休息就不来就诊,而郝玉萍也用医者的仁心仁术温暖着每一位村民。
基层从医,必须要成为独立完成疾病诊疗、应急救治、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工作的多面手,妇幼专业毕业的郝玉萍就自修中医学,并付诸实践,其善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郝玉萍与同事又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卫生院里仅有的9名医护人员分三班,轮流在固原高速路口驻扎值守,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
“基层群众很需要我们,能在退休前,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想是对这份职业最好的诠释。”郝玉萍说。(记者:安磊 芦淑颖 海报设计: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