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原市区文化西街金城花园小区后门入口旁,有一家小小的缝纫铺,路过的行人很容易被门框上复古的飞檐、悬挂的红色小灯笼以及窗框上别致的编织装饰所吸引。这个40多平方米的空间便是殷桂花施展缝纫技艺的“大舞台”。
今年50岁的殷桂花从小就是不服输的性格。从记事起就一直帮助家里务农,有限的生活空间让殷桂花萌生了走出大山的想法。1995年,成年后的殷桂花离开老家泾源县六盘山镇花果村,来到市区学习裁缝制衣技艺,在她看来,掌握一门技艺能让她“走遍天下都不怕”。裁剪班三个月的理论学习激发了殷桂花对剪裁制衣的兴趣,但想要独立接单,彼时她的能力还远远不足。课程结束后,她找到了一位制衣店的老师傅继续拜师学艺。在这里她逐渐将理论和实操结合在了一起,渐渐地能够熟练掌握剪裁衣样、缝装口袋等不同的制衣工艺。
一年半后,殷桂花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裁缝铺,主要接一些缝新补旧的客单。不久后因结婚她回到了六盘山镇,为照顾家里,只能将店铺关门,可她又舍不得丢弃学到的手艺,待孩子长大一点后,殷桂花在六盘山镇蒿店村开了一个定制衣服的店铺,因为手艺不错,生意越干越红火,平均月入上千元。几年后小女儿出生,既要照顾家中老小,又要接单制衣,忙碌的生活节奏不断透支着殷桂花的身体,有时甚至连续好几天熬到半夜两三点。2005年,身体实在撑不住的殷桂花选择了再次关店。
彼时殷桂花以为自己和剪裁制衣不会再有缘分了,“我自己也没想到,2007年为了孩子上学,我又回到城里,认识了一家服装定制店的老板,在人家的店里一干就是17年。”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制衣店工作时间也相对灵活,这一次,殷桂花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了。因为制衣店主要是模仿大牌的流行热门款进行仿制,在这里殷桂花不仅挣到了钱,也学习到了很多立体剪裁、服装设计等高阶的技能。
“现在我的眼睛就是尺,听听顾客的需求,再看看她的身材,能大致知道需要修改的尺寸了。”2024年年初,制衣店老板因家中有事关店,殷桂花便租下了这个临近小区后门的店铺,第三次开自己的缝纫制衣店。“一开始我也很紧张,担心这里不够显眼,没有人流量,赚不回来租金可怎么办?”也许真是印证了那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17年的打工经历,让殷桂花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听说她自己开店,纷纷上门为她带来第一波生意,渐渐地,小区里的住户也都找上了门,一两个月后她的小店生意就步入了正轨。
“现在主要接一些改裤边、改裤腰、改领子的生意,有时也会为客人量身定制打底衫、打底裤,一个月差不多有三千元左右的收入。”殷桂花说自己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既能照顾到家里,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吃饭。放缓生活的节奏后,她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过来,未来只要身体允许,她会一直将店开下去。
(记者: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