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与往日一样,准备驶着电动轮椅去公园读书,想起两天前县文联的小米通知说有人要来家里探望我。具体是谁、哪个时间点来也未说。
为了不让神秘而又遥远的友人未能见到我遗憾而归,我便选择就近在自家门前的两棵大柳树下读书。
家门前这两棵大柳树有些年月了,长势特别好,树桩粗犷宽大,比起周边栽种的柳树,它们像是吃过偏食的,在它们下面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次拿起书来,翻开故事,我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是一种畅游他人世界的感觉。在读书的时间里,我像是个赶路人,奔跑着。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像是转瞬间,只有僵硬着有些酸痛的脖子证明时间过去了很久。抬起头活动活动筋骨,把书递给父亲帮我拿进屋里。
我操控着科技感十足的轮椅躺平。当然此躺平非彼躺平,躺下来思考一些故事情节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我按动电钮,把轮椅靠背慢慢降下去,躺在大柳树下面乘凉,等待夏日里的凉风袭来。侵袭一般造成一种让人感到不爽抑或想反抗的状态,可夏日里的风不一样,凉风的侵袭却让人无需理由地喜欢。凉风拂面的那一刻,我可以让思想惬意地在天地间遨游。
一通电话打断我的思绪,是县文联的马利娅打来的,询问我在家吗?他们马上到我家门前了,汽车掉个头就到。我挂了电话,没有停顿便立马让父亲快去打开家里的大门,自己又调整轮椅缓缓坐起来。
我还未做任何准备,平日里要是有文友要来家里,文联的老师准会提前一个多小时提醒我。今天许是老师们太忙,电话也来得匆匆,让我瞬间有了些紧迫感。等我操控着轮椅后背坐起来,抬头间就看见一辆小轿车,它后面跟着一辆大巴车已经到了家门前。
我张望着那辆大巴车,好奇而又紧张地望着停车的地方,猜想着是谁来了?我看见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没想到大家会来我的家里。
前一天还在西吉县木兰书院举办了一场改稿会。我是珍惜着每一次我能参与的文学创作机会。记得好多次要出远门学习的机会都像那天上的星星,伸出手去够,却总是差一截。我这羸弱的身躯无法拖着轮椅出远门,父亲母亲也要为了生活而奔忙。去安徽、去新疆、去首都北京的学习机会,就像是一场场宏大而又幸福的梦,我只能在梦里笑着去摘星星,醒来又去面对自己坐在轮椅上的躯壳,默默放弃。因为放弃了太多,所以就倍加珍惜着我能参与的每一次文学培训的机会。在改稿会上,老师们的每一句话语我都会仔细聆听,对交上去的稿件提出的最中肯的修改意见我也会好好思索,我是不是有这方面的不足?如果是我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前一天的改稿会时间紧凑,会议结束后,我们只是匆匆打了一个照面。坐轮椅的原因,我没法上前去和大家打声招呼,只能默默等待父亲推着我,依旧像赶路人一样匆匆参加完活动又匆匆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无奈又惋惜地摇了摇头,心想那是与大家的最后一次见面,没想到大家会来家里探望我。
我将这足有二百公斤的电动轮椅移动到台阶边,焦急地等待着大家下车。大巴车也停好了位置,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我看见了黄国辉老师,他走在最前面,陪伴着他的是魏邦荣老师。后面还有安殿荣老师,向迅老师跟在后面一言不发,他肯定在沉思某个稿子里的某个情节而走了神。我一时变得局促不安,待大家来到我身边,我便一一和大家握手,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父亲瞅见大巴车已经停下,家里的大门都还未打开,着急地忘记和大家打声招呼,就三步并作两步跑去开门。
每个人都是那么亲切,他们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不知为何?在我的意识里,我每次遇到的新老朋友,他们看见我的那一刻,那微笑像是滤过清水一样清澈。那种家人般的亲切感,总让我很舒服。
想起王安忆老师去史铁生先生家里的场景,两人在一起聊文学、包饺子,一起吃饺子,一起谈论去北京闯荡的打工妹。王安忆老师调侃着,她们如果嫁给一个有北京户口的哪怕是个跛子,生活也会很好。那一刻她完全忘记了史铁生的遭遇,史铁生丝毫没有在意,与常人一样和她一起理性地分析问题。他们就像拉家常一样,没有一件事是了不起的大事。
想到这些,我便能从紧张的情绪里抽离出来。来家里的人,也和王安忆、史铁生一样,是家人。
家人是不需要刻意寒暄的,就像彼此流着相同的血液,只需一个动作就可以唤醒血脉里相同的细胞一样。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细胞,那就是文学。面对这样的家人,我便无需紧张,说说玩笑话,拉拉家常,或者说说心中的开心抑或忧虑都是可以毫无顾虑的。
招呼大家去客厅坐好,李兴民老师不放心我,他没有跟着上去,是非要扶着我的轮椅一起进去,和他早就与家里人一样,也就没再谦让。父亲来到楼梯前抱我走上几级台阶来到大客厅里。我坐上了手推轮椅,像是被卸了腿,只得让别人推我前行。我被推到了人群中央,那一刻我感觉我已成为了最幸福的人,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一个劲儿地招呼大家。妹妹从厨房里端来一些切好的西瓜,黄国辉老师看着我高兴的劲儿,让我说着一堆又一堆心中的文学梦。他把茶几上的西瓜往人群中央挪了挪,调侃地说了句:“来,我们当个吃瓜群众,好好听马骏讲。”
大家在一起彼此打趣,开怀大笑,我心里的喜悦不知该怎样表达了。曾经的我,是没法子像正常人一样的,好多认识朋友的机会我也会错过。做梦都没想到,大家能组团来看望我,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我们一起聊文学,也聊生活,聊到了我的电动轮椅,聊到了我的笔名。闫宏伟老师提起我驶着电动轮椅,独自走过十多公里去看望外婆的事儿。
“这是我人生里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要不是轮椅只能走三十公里,我会走得更远。”我向大家解释。
“那以后你备两个电瓶,走更远的地方。”魏邦荣老师说。
“您可别这么说,他胆子可大了,小心电量充足了,他独自跑银川来!”闫宏伟老师调侃道。
大家又一次放声大笑了起来。
我感受着这么一帮像家人一样温暖的人带来的幸福。
在西海固这片土地上,总有一帮善良的人,把最美好的寄托也带到这里,让这荒芜的夜晚也充满着幸福的歌声。
我将深深扎根在这里,书写这里在新时代的真、善、美、爱。(作者:马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