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支撑发展的载体,是转型跨越的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抓项目、促投资工作,通过采取“分类推进、挂图作战”“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一事一议、集中突破”等多种措施,打出促投资“组合拳”,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如同“超级引擎”,不仅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加速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固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六盘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大项目发挥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一批批大项目相继发挥效益。
2016年10月8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全面通水,这个迄今为止全区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建设最为紧迫的“一号”民生工程,让包括固原在内的113万群众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甘甜水”。2021年6月4日,随着“连通工程”海原县、西吉县受水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竣工。
2020年9月8日,位于原州区头营镇陶庄村的融侨丰霖(宁夏)肉牛生态产业园正式开园。这个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产业园,涵盖饲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条,项目整体投入运营后将推动固原肉牛产业走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及智慧化。
2020年11月5日,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正式建成通水,这个固原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水利单体项目为5个乡镇近27万亩川台地新增近400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作为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将黄河水与泾河水并网利用,进一步保障固原城乡居民安全饮水。
2022年8月6日,历经253天的昼夜奋战,克服疫情、国际货运供应链混乱等各种不利因素,雪川固原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综合加工项目落成投产。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实现年加工马铃薯80万吨,综合产值40亿元,推动固原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让周边地区50多家供应商和两万多群众受益。
……
10年来,固原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积极抢抓用好国家倾斜政策,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紧盯目标扩大有效投资
10年来,固原以实干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通过实施交通、水利、产业、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和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2012年至2021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3亿元,年均增长9.0%。
今年1月,固原召开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发出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动员令,吹响了狠抓项目建设的冲锋号。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发改委把谋划储备作为抓项目、促投资的重中之重,精准聚焦国家、自治区政策投资方向,高质量编制实施年度重点投资项目,为全市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1月至7月,与自治区同步开工建设项目419个,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65.5%。
今年以来,固原把重大项目作为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式发展的“硬支撑”,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年”活动,加快“六个一百”重大项目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投资千亿倍增计划和项目建设“648810”工程,制定“2+9”制度清单,实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每月督查、定期通报”机制,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我们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晒项目、亮成绩、比干劲、促发展’系列活动,坚定不移大抓投资大抓项目,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相关领导介绍,固原将紧盯投资完成率、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入库统计率等项目指标,力促项目建设提速见效。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10年来,固原上下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内需、促投资、稳增长的“主抓手”,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难点问题,从机制保障、项目调度、项目督查等方面,推动各地各部门凝聚项目建设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数十次深入项目现场了解建设情况,主动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及时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了绝对一流的服务,坚定了我们落地固原干事创业的信心。”雪川农业集团董事长王登社说。
为有力推动项目建设,固原建立了重大项目市县联动推进机制、项目建设和投资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六个一”包抓责任机制,建立各项目和产业包抓专班,层层压实包抓责任,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计划节点顺利推进。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全面提升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做好关键要素保障,及时破解困难问题。
围绕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固原坚持规范审批与优化服务并重、简政放权与强化监管并重、政策完善与技术支撑并重。“我们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通过推进网上办理、落实重点项目联系人制度、全程开通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等创新举措,实现全流程压减审批时限50%,确保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蒙会森说。
一系列行之有效、落地普惠的改革举措炼化为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3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5项指标增幅居全区第一。(记者:芦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