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试种,今年丰收,这是近年来长势最好的冬小麦,村子上的人都跑来参观了。”11月26日,彭阳县白阳镇陡坡村陡坡组组长王志成捧起小麦展示。今年,陡坡村种植的550亩冬小麦喜获丰收,亩均产量225公斤至300公斤。
陡坡村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为“宁冬16号”,于2015年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选育,经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旱兼用型冬小麦新品种。
“‘宁冬16号’抗旱、抗青干能力强,耐瘠薄性能较好,适宜宁南山区半干旱区及阴湿、半阴湿地区种植。”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研究员杨琳介绍。
收获冬小麦。
冬小麦历来是宁南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小麦市场价格相对较低,且没有补贴,尤其在经济效益更高、更适于山区种植的玉米和马铃薯等优势作物的冲击下,小麦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小麦作为主要口粮作物,其重要性却不减反增。”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冬小麦育种专家邵千顺说。为了有效保障口粮安全,小麦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不断改良作物品种,选育适宜宁南山区生态条件种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好不好农民说了算,农民就是种子最好的代言人。”陡坡村的成功试种,很好地印证了良种良法配套,是推动小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固原首次引进试验的“立体匀播栽培技术”,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小麦课题组于2022年引进的一种新技术,较传统条播相比,立体匀播种子在田间分布更均匀,植株空间分布更合理,更有效利用光合作用和地下营养,单株生长健壮,每亩有效成穗较常规条播可增加4万穗至6万穗。
宁南山区小麦研究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自治区把山区小麦育种列入农业科研重点课题,由原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前身)承担科技攻关任务开始,把山区冬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列入每个五年科技计划之中。
“采取引种、杂交育种为主,太谷核不育、辐射远缘杂交、生物技术等为辅,配合北育南繁、穿梭育种等技术,不断提高育种水平。”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始终把育种主攻方向放在旱地良种选育上,坚持以旱地为主,水地为辅,水旱并进的原则,根据每个不同时期农业生产需要,各有侧重的育种目标方向。
在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宁南山区小麦育种、栽培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截至2023年,先后引进鉴定推广小麦良种8个,育成春小麦品种14个,冬小麦品种5个。2022年,固原分院与隆德县好水乡后海村瑞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示范基地,使当地小麦亩产达到500公斤,是原来的两倍多。
使用机械收获提高作业效率。
“为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立足宁南山区小麦产业和宁夏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需求,在原州区、隆德、彭阳等地建立宁冬小麦繁育基地,形成了‘育种+企业+推广’品种推广体系。”杨琳说。2016年到2022年,在原州、彭阳、隆德等地累计建立新品种良种繁育田3万亩,冬小麦新品种已覆盖固原市全域及毗邻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