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深秋时节,我进入固原师范专科学校读书,是第二届学生。当时学校有两个校园,文科(中文、英语)在西院,理科(数学、化学)在东院。两个校园之间有一条曲折小径与一条大路相连。缘于学校所在地属当时的固原县黑城祁家堡辖境,坊间就有“黑专”的名字相传。
我就读的是中文科,当时叫“科”不叫“系”。学生年龄差距过大,有老三届的,也有应届的;有军人,也有若干年工龄且带着工资上学的干部或职工,我们班里就有两名军人,也有带工资的学生。教室与宿舍往返仅几分钟,学生食堂离教室也很近,都在一个大院子里。校舍全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整个校园是“文革”时期“五七”干校的旧址。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我经历了难忘的春秋寒暑,完成了两年的学业,有了受高等教育的经历。
固原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固原师专)建校初期,地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师资队伍是一个特殊群体,但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奉献精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孕育着一个特殊的未来。筚路蓝缕之功,写在了宁夏师范大学的历史上。
说学校所在地特殊,是因为地处乡间,学校周围是农家和大片的耕地。大路小路相间,农田房舍相济,视野所及皆是乡村风景。早春时节,你能欣赏飞雪覆盖山野后一望无垠的洁白世界;暮春,山野绿了,春的气息会带着泥土的清香味飘进教室。课堂上,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与这春的气息融为一体,学生如饮醇茗。清明过后,天气转暖,田间地头、果园墙边、乡间小路、树林渠边……都是学生早读的身影;夕阳西下到夜幕降临之前,同样是同学们朗读背诵的好去处。在这样的乡野环境里,大家都在追寻着自己的梦。
说师资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因为学校建立之初,抽调的老师或来自固原师范,或来自固原地区各县中学。他们大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各地高校的精英,他们大都有过一段人生的艰辛与苦涩的经历。固原师专的设立,是固原教育发展史上空前的大事。固原师专有缘凝聚了这一代人,固原人有幸迎来了这些才华横溢的老师。他们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学与科研上。他们渊博的学识、胆识与智慧,读书、做人与精神,通过三尺讲台传递给了每一个学生;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当时,虽然已有统一的高校文科教材,但老师依旧认真备课,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和系统的讲义,并作为辅助教材印发给我们。那时条件差,教学讲义这类文字都是通过手刻油印来完成的。老师上课没有课时费,他们也不计较课时多少。比如教古典文学的袁先生,一周八节课,还时常来教室作辅导;同时,还给我们布置要读的经典篇章,我们读书过程作了认真释注、理解与相关的准备后,再到老师家中请教。这种耳提面命的指教,我们很受教益。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是在课堂上,课外也与学生经常在一起。校园里砖木结构的人字梁房,是那个年代房屋建筑的典型样式。一间房里,一个小土炕、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个小书橱。这就是老师办公兼住宿的地方。就这样一个空间,常常挤着十余人,老师与学生谈读书、谈学问、谈社会与人生,包括个人曲折经历,不时还有笑声陡起。教古代汉语的杨先生,竟然对地方传统戏秦腔艺术有独到的研究。他们的学识,对于我们就是一座高山;他们的境界,对于我们就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向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们是“点灯者”。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教育,教师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这是真理。
1981年7月,我毕业并留校工作。1982年春夏之交,学校搬进了城里的新校区。在固原师专工作期间,几任《固原师专学报》主编都是我的老师,师生关系再加上工作关系,读书与学问随时都能得到先生的教诲。我很幸运。读书,是先生们的主要话题之一。读书首先是明理做人,然后再说学问。必读的书,老师列有名单;怎么读,老师也有叮咛,要做读书笔记;文章如何写,老师有要求,要有思想和见识。这是传统的治学方法,也是老师根据自己治学经验的过滤与传承。对于我们,自然是受用一生的。2002年,我调到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离开学校时,还曾专门去老校区看过,其实也是一种告别,这已经是20年后的事。睹物思人,过去的情景会浮现在眼前,记忆依旧清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固原师专奠基创业的这一代人,或回归故里,或调离其他单位任职,大多都离开了学校。这一段特殊而辉煌的经历画上了句号。
2002年以后,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固原师专迎来了发展的空前机遇,向高层次、多学科、规范化方向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如果站在创业的起点上回顾学校40余年的办学历程和发展变化,创业者一代的艰辛付出孕育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延伸出了一种价值取向。而今,这种精神与价值取向早已融入这方厚土之中并得到了传承与升华。八百年前的剑桥,还是一个小镇,当时有一批学者从牛津搬到了这里。八百年间成就了世界著名的大学品牌。一个雨后的清晨,我走在剑桥大学校园的石板路上,触景生情,瞬间竟然想到了黑城。这里没有一丁点攀附的意思,只是想说人是第一位的,品牌的形成与传承是靠老师的教学与学术精神来支撑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礼遇的季节。世上的每件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就如同农民春播是因、秋收为果一样。中国人的生活史就是春种秋实的历史,因而早在《诗经·卫风·氓》中古人就有总结——“秋以为期”。传统意义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把重要事情的期限约定在秋天,总是坚信秋天能够收获最好的果实。母校的缘起与发展,同样是有原因的:一是固原丰厚的文化积淀,滋润着这方厚土。二是上一代人的奠基与精神传承,成就了一盏希望之灯。三是后人的接力棒与奋斗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并不断抒写着绚丽的华章。四是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不断给学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40岁对于一个人,正当不惑之年;对于一所学校,正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盛年,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而今,这方厚土承载的宁夏师范大学,在经历了40余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在传承前代人育人治学精神的时空中,真正迎来了一个别样的秋天,一个果实丰硕的秋天。我们感念这方厚土,怀念远去的岁月,祝福更加美好的愿景。(作者:薛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