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宁
我的记忆里有一朵小花,那是一朵菊花。
我的家乡在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地区。20世纪60年代,农民的日子过得艰难,经常饿着肚子去劳作。人们为了生存,砍伐、挖掘,只留下光秃秃的丘陵山梁和稀疏的树木,在夏天烈日的曝晒下,奄奄一息。生态被严重破坏,生存压力愈加沉重。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每年春天还是会在院落的墙角或地埂上,播下少许的菊花种子,每到秋天,红色、紫色、黄色、白色等色彩缤纷的菊花,就会在漫漫秋雨中盛开,直到冬霜落满大地,打落鲜嫩的花朵,留下带着很多细绒般包裹着的种子。
不知什么时候起,因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菊花渐渐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我从单人宿舍搬进有套间的办公室,再从夏天还要生火的旧平房,搬进新建的单元楼房,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三个人,种了几十盆花草,枯了种,种了枯,可就是没有想起来种菊花。
后来,我从县里调到市里,住房也比原来大了一些,又开始琢磨养花的事,把有限的家庭空间塞得满满的,阳台、客厅、卧室、书房、餐厅,甚至连洗手间都摆满了花。朋友来家做客,戏称我家像公园一样。我也在网上淘过很多花种、花籽,但能种成功的很少,或许是这些花草水土不服,或许是种植方法不当,常常从鲜嫩艳丽的花朵变成枯枝一根。我为此失望过,但却没有浇灭养花的热情。
近年来,随着家乡生态环境的改善,老家漫山遍野的青草疯长,各种野生花卉在多雨的季节开满山野。因为家里闲置的土地无人耕种,所以我除了在网上购买花籽和景观树之外,还通过熟人寻找花籽。有时,也会种些菊花,但和记忆中的花朵并不相似。
前年,我去隆德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佳年的非遗基地参加活动,偶然间发现了记忆中的菊花。当时,菊花开得正艳,我向菊花的主人讨得一纸袋菊花籽,次年开春种在老家院子外面的墙角下。可能是干旱或寒冷的原因,秋天时菊花只长出了很少的一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正好长在迎门的一角,进门时最早映入眼帘的必然是这一排星星似的菊花。等到收籽时,花籽却被秋风刮得所剩无几。幸好,去年应收藏家朋友邀请,又在他家院子发现了一大片这个品种的小菊花,收了两袋菊花籽,带回家中。
这种菊花,一般是春播秋观,落霜枯。我一直想,要遵循生长的气候环境,花籽带来便一直放着,想今年开春播种。
春节前发现家里有一闲置花盆,便突发奇想:假如不等春天来就把菊花种下去,会长出来吗?于是,我种好后把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每天操心地浇着水。将近年关,盆里的种籽发芽,我几乎忘记那发芽的是什么了,只是看着它一天天长大。
谁料,就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这盆菊花竟然开花了,还出现了许多含苞的花蕾,我欣喜万分,赶紧叫来家人观赏,心里暗暗想:我种出了反季节的菊花,种出了小时候的记忆,种出了妈妈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