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仁正在制作固原传统建筑民间斗拱
看着这些展品,胡伟容更加坚定了信心,沿着师爷和师傅的足迹继续传承、发展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固原五龙壁微缩模型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微缩模型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营造技艺,自清代光绪年间传承至今,已历经五代人120多年的传承历史。在市区东岳山文化广场的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马振仁和他的徒弟胡伟容,他们以“言传身教”的默契方式,延续着这门技艺,感悟传统建筑技艺的独特魅力。
钻研源于热爱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眼前整齐陈列的各类仿古建筑模型所吸引,这些模型按一定比例制作,做工精湛,逼真巧妙。从民间建筑到官式建筑,展厅里12大类5000多件展品基本涵盖了传统建筑所有的内容,这些精巧的作品出自马振仁和他的团队。
马振仁从小对木工活儿感兴趣,初中时经常帮同学刻木章。他的二爷马长荣当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耳濡目染下,马振仁也尝试做一些桌子、椅子、高台柜等简单的木工活儿。“不管到谁家,我都爱看别人家里的家具,边看边记,回去后凭着记忆画下来。”
1982年,17岁的马振仁高中毕业后,在师傅崔仁的教导下潜心研究古建筑制作技艺。经过日复一日地钻研和学习,马振仁逐渐能熟练应用各种榫卯和木工技艺,制作的斗拱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大木制作工艺更是精湛娴熟。“‘方五斜七’‘周三径一’这些传下来的制作方法到现在都很好用。我学习古建筑技艺有40多年了,越学越觉得其文化内涵深厚。”马振仁说。小到一个斗拱,大到一个项目,在古建筑技艺方面,崔仁做木工活儿的思路方法和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严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马振仁。
胡伟容是马振仁的得意门生。从2006年至今,她学习古建筑技艺近20年。刚入行时,胡伟容只是一名技术员,负责工地现场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崔仁和马振仁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师爷教我画图,师傅指导我做各种古建筑构配件。从我开始学习梁柱榫卯、飞檐斗拱,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为了画好图纸,胡伟容经常画到凌晨,甚至熬一个通宵。闲暇时,她不断翻阅资料,经常在工地上和工匠比对着古建筑的构配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学习实践,胡伟容已经能独立完成仿古建筑的设计和修缮。她还运用多种平面制图软件,把传统建筑手绘图转化为电子版工程制图,提高了古建筑微缩场景复原的效率和准确度。
“从事传统建筑行业的女孩很少,热爱这门技艺的女孩更不常见。她不一样,很勤奋也很爱这一行。”说起徒弟胡伟容,马振仁的话语间满是赞赏。这些年来,胡伟容一直保持着初学时的干劲和热情,将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当作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因为喜欢,就不想放弃。就像我的师爷和师傅一样,他们能长久地钻研,也是因为热爱。”
守护和创新 传统建筑重现生机
“这个三合院是六盘山地区民间建筑的典型代表,但在房梁的设计和一些构配件的运用上,不同地方又各有讲究。”在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国家级非遗就业工坊,马振仁正在讲解两个微缩三合院建筑模型的不同之处。
崔仁、马振仁和胡伟容都是土生土长的固原人。这些年来,他们在潜心学习和研究这门技艺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固原传统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他们通过调研、走访,用微缩模型,文字、图片、视频等对濒临消失的民俗建筑进行复制复原,同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档案库,并对破损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复原。
在固原秦长城修缮工程、黄土塬民居工程、西湖公园单檐六角亭和古雁岭牌楼及游廊工程、固原城隍庙文物修缮工程、固原文澜阁文物修缮工程、固原五龙壁文物修缮工程等项目中,崔仁、马振仁、胡伟容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看到‘呻吟’的古建筑重现生机,满满的成就感。”这是每次参与项目施工后胡伟容最深刻的感受。
作为六盘山地区乃至西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固原传统建筑对研究六盘山地区民间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马振仁师徒三代人的努力为固原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5月,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现在,马振仁正在编撰六盘山区民间传统建筑文字资料,他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后人在研究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时有更为标准和系统的参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建筑技艺的魅力,马振仁和胡伟容设计了100多款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注入新鲜血液,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走进展厅,以古建筑斗拱为雏形的“才高八斗”手机支架引人注目。“‘材’是专业术语,因为支架有8个小斗,因而取名为‘才高八斗’。”胡伟容介绍。除此之外,垂花门笔筒、车载香水瓶、“码上有礼”斗拱二维码、十二生肖木艺尺、生肖挂件等形式多样、制作精巧的展品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言传身教 让技艺和匠心代代相传
“师爷今年83岁,我们做活儿时有任何困难和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向他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提供帮助。”胡伟容说。
崔仁年岁已高,虽不能长时间在车间做工、奔波于各个工地,但他始终关注着古建筑技艺的发展和后辈的成长,一有时间,他仍然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工作中。“有师傅指导,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马振仁笑着说。
把古建筑技艺传承下去,是每一代手艺人共同的心愿。和崔仁一样,马振仁十分注重传承人的培养。2008年,他创立了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2014年,成立了宁夏大原古建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为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这让马振仁对传统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如今,基地有20多名传承人,其中,11人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传到了第五代。
此外,马振仁还积极推动古建筑技艺的发展。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这门技艺,多年来,他和教育、残联、工会、民政等部门共同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劳务培训机构”“非遗进景区”“非遗进商圈”等公益活动,带领徒弟义务开展传统建筑技艺培训,带动部分群众通过学习技艺脱贫致富。
每一名手艺人都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对马振仁而言,从徒弟成为师傅,身份的转变是荣誉更是责任。“从开始学习到拜师,从师傅对我的言传身教到现在自己为人师,总觉得还不够努力,害怕好多东西讲不到点上。”马振仁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马振仁心怀对师傅的敬意,谨记教诲,尽心尽力地教导后辈。现在,看着徒弟胡伟容、张双成、胡飞等人深耕在这门技艺里,马振仁很是欣慰:“在我的有生之年,能让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做得更强、传得更广,这是对我、对师傅、对许多前辈多年辛勤付出的回馈。”
师者,唯以匠心致远。师爷和师傅对这门技艺的热爱和执着的工匠精神,始终让胡伟容深受触动。2019年,胡伟容成立宁夏琢艺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断雕琢、琢磨这门技艺,推动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只要热爱传统技艺,心中有坚守的信念,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这是胡伟容对前来实习的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如今,她带着那份笃定和从容,正沿着师爷和师傅的足迹继续走在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路上。(见习记者:任悦儿 记者:马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