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前,最忙碌的莫过于理发店,无论什么时候去,都能见到等着理发的人。小时候过年,我最怵理发,父亲拽住我,摁到凳子上,边剪头发边讲:“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理发和过年一搭边,我只好乖乖就范。
细想起来,这句俗语,透着一股豪迈之气。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清清爽爽、精精神神,高高兴兴过大年。
儿时,家里条件差,但每临近春节,母亲总要想尽办法给我们姊妹每人做一身新衣。腊月里,她那台陪嫁的老式缝纫机“哒哒哒”地响个不停。晚上,我一觉醒来,还能看见母亲蜷缩着身子,在灯下纳着鞋底。
正月初一,当我们身着新衣新鞋,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喊着“新鞋新袜子,过河捉鸭子”时,母亲在一旁用她那布满血丝的眼睛,从头到脚,打量着我们焕然一新的装扮,分享着我们手舞足蹈的快乐。
过年,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气象一新,它包括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每个人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
二
年前扫房子是一件累活。小时候住的是土墙、木檩、瓦顶的平房,屋内没有吊顶,一年下来,风吹土扬,举头望顶,可见椽隙间缀满了尘灰吊子。于是,母亲指挥我们将屋内及炕上的家具、被褥,悉数搬至院中。然后,戴口罩、围头巾,手持扫帚空中舞,不一会儿,飞扬的尘土就从敞开的屋门及撕破的窗户里冒出来,老远就能闻到浓重的土腥味。扫罢,母亲带着满身的灰尘,从屋里走出,白口罩一下子就变成了黑口罩,稍事休息,等尘埃落定,清理地面,再将院子里的东西一件件擦拭荡涤一新,重又搬回置妥。
扫房最后一道程序是贴年画、窗花。年画让贴满旧报纸的墙面,变得灵动有趣;窗户上一幅幅剪纸,给寂寥的院落带来了春的气息。如此布置,房间里一下子变得整洁清爽,眼前豁然开朗。
如今,我们居住的环境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扫房也变得轻松多了。即使如此,洗窗帘、擦玻璃、整床铺,全面打理一遍,也繁琐复杂。
今年除尘,欲等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回来一起扫。妻打电话说与女儿,她一听,惊讶地问:“你们咋不预约个保洁呢?”
三
贴春联是过年的一项传统习俗。可恼的是自己“提不起”毛笔,甭说毛笔,现在连钢笔都不用,平常就捏个中性笔划拉,哪会写毛笔字啊。可不贴春联就没年味儿,只好上街去买。
街上有专门支摊写对联的,顺墙挂了一排,把过年的气氛烘托得红红火火。目光将悬挂好的春联,来回扫视了几遍,终于选好一副交钱走人。可返回的路上,心里怪怪的,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心想,自己也算识得几个字,咋就需要去买字。
怏怏而归,发誓练字。计划练个一年半载,能刷刷几笔,草就一副,待女儿回家,向其炫技:“看!咱家的春联,是老爸亲自写的。”但自己心浮气躁,下班天天盯着电视看,哪有闲功夫练字。私下这一念头,只在肚里盘算,终未实施。
好在印刷品出现了,过年时,好多商家都送。去银行办业务,大堂经理就会笑眯眯递来印制精美的春联。这下没烦恼了,高高兴兴拿回家。
只是,除夕上楼一看:呵!家家都贴着几乎千篇一律的春联,不是这家公司印的,就是那家商铺制的,瞧这春联,给人家无偿做广告呢。
四
过年那两天,大家喜气洋洋、客客气气,非常讲究礼仪。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央视新闻主持人,也满面笑容地向观众致意:“观众朋友们,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大年初一,大家过年好!”
一句问候,如沐春风。
看过电视剧《山海情》的观众,也许对我们西海固的方言有所感受。过年寒暄,不说“过年好”,而是语序做了调整,把名词“年”提到动词“过”的前面,变成了“年过得好”。这句问候语,实际上是一个省略句。是说“你年过得好吗?”也可以理解为“过年你好着吗?”不管如何解读,只要说这句话,对方就心领神会。立马回你一句:“好着哩,你年过得好着吗?”
过年私下如此互致,公开场合也依样问安。正月里,耍社火时,社火走乡串户,每至一家,手摇鹅毛扇的议程官就亮起嗓门喊到:
“社火来到大门前,
我给仁兄拜大年。
先问一声年过得好,
再盼光阴永红火。”
一句议程,一通锣鼓,主家笑得合不拢嘴。
过年时,一句简单地问候,从一个侧面,凸现了中国礼仪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内心涌现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
过年遇上西方的情人节,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谓节中有节。
情人节是为纪念瓦伦丁所设定的节日。这个洋节,在时下青年男女之间颇受欢迎。按照西方人的习俗,玫瑰和巧克力是情人节这天专属的传情达意的媒介。
在我看来,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节日。我们有软糯香甜的元宵,有趣味横生的灯谜;有火树银花,有鱼龙飞舞,有彩船招展,有凤箫悠扬;有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有人约黄昏后的甜蜜,有皓月随人近的缠绵,有泪湿春衫袖的怅然。其喜庆、快乐、浪漫,绝不逊色于情人节。中国自古以来,对情感的表达比较含蓄、内敛,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奔放。故此,我们的元宵节包含了更多内容和情绪。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的元宵节,其共同点是一致的,即以不同的表现方式,鼓励青年男女勇敢追求爱情,让每一个成长中的男女,都拥有美满、幸福的人生。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地域、文化、风情的差别,而将这两个节日简单地加以类比,它们各有千秋,共同呈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作者:周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