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豆皮、萝卜、白菜、粉条、冬瓜、木耳、蚕豆等菜品沿着锅底一圈铺开,黄的白的红的绿的层层垒成颜色诱人的小山,再码上排骨、肉丸子、夹沙酥肉,最上面铺一层赤酱浓油五花肉片,最后浇上清亮醇香的高汤,盖上锅盖……
炉膛内木炭火红,热量穿透炉壁直抵菜肉的每一个缝隙,肉块胶质受热散开,各种丰富的氨基酸充分释放、溶解在蔬菜纤维中,汤、菜、肉此刻难舍难分……锅盖逐渐难掩‘咕嘟咕嘟’的沸腾,一锅香气变得融合而美妙!
一口暖暖的铜锅,各色食材一齐欢聚,隆德暖锅,总是以这样融汇斑斓的模样呈现,伴随着平和悠长的时光,在当地人的餐桌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各色菜品垒放成色泽诱人的小山。
笼竿城文韵厚重,渝河水源远流长,暖锅给予隆德人的慰藉,有当年岁月里盛着的酸甜苦辣,也有如今丰年里飘着的醇香美味。
食客的信任是对陈素芳最大的鼓舞,悉心经营好这一口锅,她的决心越来越笃定。
(一)
陈素芳记不清自己装过多少个暖锅。从1993年开始跟着母亲学做暖锅,后来依着这门手艺成家立业,生活总是和暖锅相偎相依。
陈素芳是隆德县温堡乡陈家沟村人,母亲李金兰是毗邻的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下李村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李金兰嫁到隆德,也带来了她的一手好茶饭。母亲在厨房里忙活,砂锅在灶台上滋滋作响的情景是陈素芳记忆中最幸福的部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温暖、踏实。
“那时候还没有铜锅,用的是砂锅,萝卜、白菜等一些自家种的菜烩到一起,零星点缀一些肉和排骨。”陈素芳回忆,母亲在传统暖锅制作和装盘要求的基础上就地取材、不断改良,烹制出一口不变的家常味道,色香味俱全且经济实惠。
蚕豆,是隆德暖锅里的一道特色配菜。
在母亲的影响下,陈素芳自幼对暖锅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情怀。初中毕业后陈素芳开始跟着母亲学做暖锅。2000年结婚后,陈素芳和丈夫开了个小餐馆专做暖锅,用的就是母亲教给她的方法。“母亲对我说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实诚做菜、真诚待人。”陈素芳牢记这一点,一招一式、一菜一汤,用料实实在在、风味家常地道,不欺不瞒不马虎。
到2011年,陈素芳已经将店迁到了隆德县城龙泉苑广场。彼时,隆德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生产生活变化喜人,人们对这一口美味愈加挚爱。陈素芳不仅让母亲的手艺传承了下来,并且与时俱进地改进创新,菜的种类增加了,汤料里也加入黄芪、党参等隆德地道中药材,熬煮到最后,汤的成色堪比鲜奶,色佳味鲜。
熬煮到最后,高汤的成色堪比鲜奶。
(二)
隆德县自古处于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交融的地方,由于常年气温较低,吃暖锅,吃的是一份温暖与情趣。岁月更迭,一代代沿袭传承,锅的材质变了,菜的种类增加了,但不变的,是那份“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的润腴,给予隆德人的慰藉,总是温暖如初。
与婆婆王彩兰相比,1986年出生的潘娟娟没有经历过困难生活。她的儿时记忆中,暖锅扮演着重要角色,犹如一抹鲜艳的色彩在记忆中跳动,令她回味无穷。
过年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一家人围坐一桌欢欢喜喜吃暖锅的热乎劲儿还在萦绕,正月十五接社火则将这股热乎劲推向高潮。“接社火都在打麦场里,大家早早地摆上桌子,做好暖锅一溜儿摆上,光阴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呈上红被面、摆上酒水,小孩子们围着“咕嘟嘟”冒热气的暖锅一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边用耳朵捕捉着社火的脚步声。”潘娟娟回忆道。
“咚咚咚—锵锵锵—咚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声渐行渐近,远远瞧见红红绿绿的社火,孩子们的兴奋达到顶点!舞狮来了,旱船来了,高跷来了,马社火来了,喧嚣欢闹至高潮!男女老少耍累了,坐下来吃一口热气腾腾的暖锅,别提有多舒坦了!这一口美味,是接社火的最高礼仪,是对好年景最真诚的祈愿。空气中有麦草的清香、暖锅的浓香,一起交织成丰年的暖香!
王彩兰出生在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虽然离县城近,却因出生在困难年代,加上母亲早逝,幼时生活困苦难捱。“一年就吃一回暖锅,还得是日子过得好的人家。过年时村里请来戏班子唱戏,奠台用暖锅,我们娃娃伙儿就趴在边上看,炮一响就上暖锅,闻着确实香得很。”王彩兰说,现在吃暖锅已是家常便饭,却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了。
用心装好每一个暖锅,潘娟娟悉心传承着这份美味。
(三)
2017年,固原市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域旅游示范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连接隆德县和原州区张易镇的隆张公路,背靠巍巍六盘山,沿途有北联池、伏羲崖等古迹,田园乡村和层层梯田隐没其中,风景旖旎,赏心悦目。来隆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炎炎夏日18℃的凉爽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人们乘车、自驾辗转来到这里,尽享清凉、品美食。
品美食,自然离不开暖锅。陈素芳信心百倍,同年扩大,装修店面,扩充暖锅种类,菜品接近二十种,增加了牛肉锅、鸡肉锅、海鲜锅、酸菜锅、什锦锅等,迎接八方客。2022年,隆德暖锅被确定为第五批固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陈素芳是代表性传承人。无论时光、世事如何变迁,陈素芳不忘母亲对自己的叮咛:实诚做菜、真诚待人。她坚守的,和人们寻到这里来吃的,都是那一口家常味道。食客的信任是对陈素芳最大的鼓舞,悉心经营好这一口锅,她决心笃定。
潘娟娟和家人商议后,在红崖村老巷子开起了农家乐。除了暖锅,洋芋摊饼、灰菜、苦苦菜、蕨菜等本地应季野菜作为辅助菜品,为农家乐增色不少,她和家人尽心经营着小小的农家乐,生意很好。在潘娟娟和王彩兰婆媳俩的生活里,暖锅的寓意犹如家中堂屋挂的那副“五好家庭”牌匾——团团圆圆,长长久久,红红火火。(记者:李 慧 陈佳文 张 兰 张永东 蔡雪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