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放闲,随兴民一同赴西吉县吉强镇杨河村木兰书院。时值书院举办青年作家段治东《清凉山驻村笔记》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长期以来,自己一直通过新闻媒体关注各类研讨会,而在木兰书院感受一场关于文学的研讨会,感觉别开生面,颇有收获。这是我第二次到木兰书院,风景这边独好。书院书香和西部新乡土文学的浓郁芬芳令人着迷,本地作家马金莲一句“期待木兰书院成为西海固文学新的出发点,成为美丽乡愁的落脚地”的话语,令人印象深刻。在这次研讨会上认识了不少本地作家,还有一些农民作家,听了不少精彩发言,很受启发,使我对西海固作家群的思想状态和创作状态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都是一群激情的理想主义者,根植泥土,摒弃繁困,笔耕不辍,令人钦佩。
《清凉山驻村笔记》全书22万字,是一部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记述了作者在隆德县陈靳乡清凉村驻村扶贫期间亲历的故事。对受赠的《清凉山驻村笔记》,我在木兰书院进行了粗略阅读,零零散散地谈了几点阅读体会。回来之后,再次专心致志精读了一遍。阅读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过程,一次以文字为媒介,与作者交流的过程。通过阅读,感叹于作者细腻的文字与独到的笔法,原来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还可以这么写。联想到我本人也曾经于2017年至2018年在西吉县硝河乡有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亲历,读出了太多同感,太多乡情,太多回忆,太多艰辛,太多宏大,太多借鉴,太多感慨。
《清凉山驻村笔记》全书正文共分十二记,加上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郭文斌序言和作者后记,大约可理解为十四个大部分。从2022年1月正式出版之日倒推至2014年12月首笔起算时间,全书历经大概9个年头问世。期间作者的精心雕琢、反复推敲所下的功夫和慎重之梳理、之困忧、之艰辛、之煎熬、之耐心可见一斑。
夜深人静时,也是大脑较清醒的时候,细品《清凉山驻村笔记》全书,从文字层面,展示了作者优秀的文学才华和对固原人文底蕴的熟知。我大概数了数,书中记叙了主要人物不到三十人,一个个不直接关联的贫困农民个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六盘山西麓、主峰米缸山腰的贫困小山村,被描写得美景如画,而在作者笔下,对扶贫工作、贫困乡村和建档立卡户亲情般地深厚挚爱更是贯穿全书字里行间,是一条思想和落笔的主线。这也是扶贫队员之所以受老百姓真心认可和衷心爱戴的经典共性。通过段治东对清凉村的描写,令人神往,真的好想去实地考察游览,这是我在深夜阅读的第一冲动。从朴实的文风中可以看到,段治东《清凉山驻村笔记》中所展现的扶贫干部形象,不仅仅体现着、综述着一位优秀第一书记扎实务实贴实的工作作风形象,更憨实重现着多少西海固地区出身的干部的人格品质与接底气的良好口碑。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0日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这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五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殷殷嘱托:“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黄土高原的坚韧,艰苦生存环境的长期锤炼,在摘掉“全国贫困之冠”帽子地长久艰辛奋斗中,西海固广大党员干部,用伟大的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实践诠释了良好的政治执行力;用行动和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圆满答卷;在各方支援帮协下,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西海固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憨实筋骨、优良作风经受住了一次次政治大考……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时任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牌时,习近平总书记用8个字深情勉励:“一以贯之,刮目相看!”
《清凉山驻村笔记》的作者,用特有的日记手法,小说式细节刻画人物,厚实的文字功底,横溢的文学才华,详实记录了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幅幅锃亮地人物特质,像讲故事一样把一个个真实帮扶对象呈现给读者。泥土味虽重,苦难烙印虽深,并不影响角色活灵活现的精气神。从表面看,作者选材是脱贫攻坚战场上贫困户很平常的事,深层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高远立意、深邃思想、丰富内涵的生动践行;是在解决贫困农民期盼的、揪心的问题上出实招,求真务实的态度、苦干实干的作风呈现;是作者带着热情、激情,想干事、会干事、能担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的行动自觉;本质是脱贫工作的精准方向和根本出路的常规遵循。办好贫困村的事,这些人、这些事是绕不开的重点,也是难点。比如老支书“团结”、“管理”朴素道理,一个发霉的“农业学大寨”时期的红皮笔记本浓缩了从短暂相识相知到“探病”、“落草”的人生落脚点与圆满归宿;李家老太太境遇在农村孤寡老人群体中也不算典型,从办户口、建新房到上姑舅家抬埋姑姑时给外甥的“拌砖”(找麻烦)叙事,用了27页篇幅,点出的是农村扶贫又一难点,真正的“精准”不过如此。要关注解决一个个群体性问题,首先得解决个体性问题。薛有成的疯病、谢老八的上访,老光棍福海与弟媳为争一袋20斤大米用割麦镰刀自残场景。李锦妈与陈老六骂仗,在此情此景里,难过到心痛的感觉,“穷”生百态有什么过。王志华,一个很文化的名字,表现在生活中却是任性匪气,对生命、疾病的无所畏惧,穷人超胆与富人惜命的人生对比,何尝不是人世间常态。李虎子横言立马,强留幼儿园狠劲底气又从何而来,马园长被动地调动了工作,学区杜主任的生气与无奈。一个个小人物小故事,透析是精准扶贫中的大焦点、关联点。在脱贫攻坚这项人类历史上伟大世纪工程里,《清凉山驻村笔记》用一个驻村干部的亲历与视角,真实记录了六盘山下一个小村庄的百姓事、脱贫攻坚事,以小切口反映了大历史。
产业扶贫,是中央既定的大政方针,也是第一书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和纲性环节。产业,是农民收入之源。如果说大量输血式扶贫解决了当下贫困农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和短板,解决了贫困村“瘠困面”上的问题,那么大抓产业则是决定贫困户如何稳定脱贫成果、增强自我发展后劲和能力的最可持续的动力源。在《清凉山驻村笔记》中,作者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东奔西跑,左学右鉴,上协下调,谋划了很多,想尽了办法。最终促成集资入股50万元,成立合作社,散养生态土鸡,或许海拔2000多米的六盘山冷凉气候决定了土鸡产量不一定占优势,落后偏远山村,封闭信息文化,简单营销渠道不一定带来长足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但是结合村情,作者走出这一步艰辛的探索实属不易。寄希望于一个两年时间的第一书记,去彻底解决一个贫困村产业扶贫根本大计,是苛刻的,也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扎实有效地帮办、引导、培训,建机制、引市场、教方法、启民智、想办法调动贫困农户自主办产业、谋发展和增强致富意愿,挣钱行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可行的、迫切的、现实的和有效的。作为区直属金融单位帮扶单位和帮扶人,优势与底气,决定了作者大胆魄力进行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是值得肯定的。
也看到过不少第一书记急功近利打造的好多“亮点”、“看点”、“政绩点”。段治东的观点是:“扶贫工作,不是官大决定什么、研究了什么,过个一天、一周需要什么结果,就能按时实现的。”“一口想吃个胖子,过于贪大求全,到时候丢人显眼、劳命伤财不说,给百姓留下骂名。”“扶贫扶志,更要扶智。”“如果不能在产业扶贫上做足工作,做再多的慰问也是米面油。农民的收入没有较大的提高,这一次的扶贫就是虚度时间、枉费时光。”“拍脑袋定任务,劳民伤财,花了国家的钱,耽误了老百姓的日子。”“农村成年人的‘治愚’也是大事”……作为一个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的人,在最短时间内,有如此高深宽厚长远的透析,是难能可贵的!
精准脱贫中探索建立的“第一书记”已经形成制度,并不断强化完善。脱贫攻坚的宏大工程,千千万万脱贫攻坚一线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要持续深入研究总结提升。“三农”问题的深层问题仍然是农村、农民、农业对人才、知识、科技、资金、市场营销的极大渴望与极度短缺。固原,以冷凉蔬菜、特色牛羊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如何在保持原生态高品质前提下,走向更高端市场,带给广大农民较好经济效益,仍然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老百姓珍惜着每一个来自各行业的帮扶部门,不敢挑剔扶贫队工作成效,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不深入脱贫一线,关于精准脱贫,半点发言权都没有。从这个角度讲,段治东的《清凉山驻村笔记》才显出独特的价值。
《清凉山驻村笔记》一书中运用了大量西海固地区方言词。也有人说,西海固地区隶属于关中大文化区,方言是中原文化厚重的重要符号和标示。方言,在特定语言环境里被定位为文化传承的形象生动之灵魂。众所周知,隆德县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宁夏为数不多的有2000多年历史传承老县城,其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关陇锁钥”独特地理位置,古有决定北宋王朝与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的“好水川之战”,今有风水大师调定县城之址脉络故事,地灵人杰,驰名国内外。虽地处宁夏边陲却不偏僻,其实质为垄西文化区,是中原文化传承较好地方之一。从《清凉山驻村笔记》记录的乡俗民风,可以管窥一个地方厚重的文化传承,一个作家体悟地域文化的情怀与笔力。
读完《清凉山驻村笔记》,结合自己的扶贫工作经历,令人感叹,在持续近10年大力度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多少优秀党员干部流汗流泪,甚至流血,所有的扶贫工作者都值得我们由衷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因此,段治东《清凉山驻村笔记》不论从参加扶贫工作来自基层的第一手纪实资料角度来读,还是从西海固地区近年来翻天覆地发展成效与将来的发展方向指引来读,或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读,都会让读者开卷有益。
读《清凉山驻村笔记》,还有最真切的感受是,一位70后扶贫干部在困难面前以最短时间、最快节奏进入角色,担起重任,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表现出了足够豁达、乐观、坚韧、勤勉、励志,从容克服家里的事、亲情的事、工作上的事,最烦心的事,最焦虑时能最快释然,能把机关助力扶贫,这个众心眼里的良心活,干得风生水起……点点滴滴,看似小事,实则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最好发掘与体现。一个人在苦堆里不懈努力的生存精神,最起码是坚强的、硬气的、康健的,可亲可敬的,更重要的是有希望的,值得发扬光大。比起70后一代,我们后代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今天,为什么越来越痴迷于“躺平”,我想不通,百思不得其解!我欣赏作者的观点:“人生有涯,职位有止,而事业无尽。我来当一回驻村干部,要把心思放在做一些实际工作上,多做一些有利于农村、农民的创新工作,对得起这里的村民,对得起这个舞台、这片热土。”“深夜独处时,总是在思考驻村扶贫这个经历于我的人生的意义,是历练,是反哺,更是精神的滋养。一切过往,在今天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和人生财富。”“遗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了仰之弥高的灵魂高地。”关于这点,也是我想将《清凉山驻村笔记》这本70后一代人的故事,这一代机关干部的真实生活,作为活教材推荐给我的女儿及零零后孩子们阅读的理由。(作者:周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