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牛行情不景气,但并没有影响交岔乡肉牛存栏量,反而在去年5205头牛的基础上还增加了444头。饲草料自给自足、肉牛自繁自育是交岔乡养殖业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彭阳县交岔乡副乡长马震说。
近日,交岔乡东洼村村民母少剑正和妻子一起种植青贮玉米,农机驶过,覆膜、施肥、播种一趟完成,“这台农机是我根据实际情况改造的,种地效率高、省时省力省钱。”母少剑说,“我家要种植200多亩玉米,这是家里肉牛的‘口粮’。”在母少剑的牛棚内,肉牛体格壮硕,有几头牛的体重都在700公斤以上。2020年,母少剑回乡发展养殖业,在父亲原有的养殖基础上,不断投入资金,扩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多头牛发展到如今的40多头牛,他也成为村里的养殖示范户。“买饲草料养牛成本太高,尤其现在牛价不好,自给自足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母少剑说。
交岔乡常住人口936户3426人,耕地面积3.9万亩,肉牛养殖户368户,存栏肉牛5649头。“交岔乡耕地面积多,种植的青贮玉米不仅能满足全乡肉牛的饲料需求,还可以为周边乡镇提供优质饲料。”马震说。按照“家家种草、户户养畜”的思路,交岔乡以分散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养殖业逐步转向标准化、科学化、适度规模化,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哞哞哞,哞哞哞……”还未走进交岔乡保阳村村民周廷明的牛棚,就听见了牛叫声。干净整洁的牛棚里养着50多头肉牛,壮实的牛犊憨态可掬。“前段时间产的牛犊比较多,‘见犊补母’补贴已经申请了,这几天又产了两头牛犊,现在圈里共有11头牛犊。”周廷明笑着说,“我们坚持自繁自育,保证了肉牛的质量和数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15年,周廷明走上了肉牛养殖这条路,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借助政策的东风,通过科学养殖管理,实现了肉牛数量快速增长,同时也保证了养殖收益的最大化。目前,他建有600平方米的青贮池,种植饲草300多亩,去年收入10多万元。
“2022年,交岔乡率先实现‘5350’示范村项目全覆盖。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当下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养殖产业结构,稳中求胜持续推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马震说。
交岔乡养殖业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政府在政策上给予补贴,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肉牛市场信息,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发展信心。养殖户们也形成了共识:只有通过科学养殖、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他们纷纷投入到养殖技术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养殖水平,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记者:杨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