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隆德县联财镇恒光村,一幢幢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乡间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蔬菜拱棚孕育着新的希望。
时金鹏是从原张时村搬迁到恒光村移民安置区的一名大学生村民,搬出深山后,因这里地形条件好,用水方便,他流转了村里的土地发展冷凉蔬菜,生活也有了新盼头。时金鹏成立了隆德县旺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起了300亩蔬菜拱棚和30座日光温室,年收益50万元,还带动20余名移民群众长期就近务工,人均年工资4万元,带动季节性务工人员120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
王慧娟也是由原张时村搬迁而来的,她在时金鹏的合作社实现了稳定就业,月收入达3000元。王慧娟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每天只能围着几亩山地过日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生活窘迫。自从搬到移民安置区,修新房,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出门也是硬化路,一家人务工、就医都非常方便。
城关镇红崖社区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城关镇、好水乡、陈靳乡、观庄乡4个乡镇14个行政村搬迁移民和原红崖村3个村民小组及廉租房小区居民组成,是一个城乡聚集、多民族聚居的“村改居”社区。2013年,居民柳荣吉从原峰台乡郭岔村搬迁至红崖社区,在他眼里,移民搬迁后,让几辈人离开了大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是他当初从不敢奢望的事。
部分移民安置区还建有学校、幼儿园、扶贫车间,孩子们能在家门口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妇女们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魏巧宁是好水乡三星村搬迁到红崖社区的移民,以前在山里,孩子上学每天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搬到县城后,孩子上学离家更近,魏巧宁还在家门口挣上了钱。
走进清泉村,宽敞干净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民居,唯美逼真的墙画,泛青拔节的毛竹,悠闲自得的村民,勾勒出一幅温馨的新农村画卷。
清泉村一组村民以前居住在大山深处,2013年,全部搬迁至清泉村移民集中安置区。移民搬迁户张富旺说:“以前在山里居住的时候,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发展养殖,仅靠种地来满足一家人的温饱。”搬迁后,他申请扶贫创业贷款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一年时间便出栏了4头牛,收入6万元。今后,张富旺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玉米,为肉牛提供充足的饲草。
近年来,隆德县不断完善移民保障制度,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仅让住在山里的群众搬进了新家,还通过加大移民产业培养、加大移民就业帮扶力度、全面补齐安置区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完善保障体系、依法加强基层治理、积极推进解决自主迁徙居民问题六项符合移民增收致富的扶持政策,帮助移民搬迁户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从“山民”到“移民”,再到“居民”,伴随身份的改变,群众的观念也逐渐改变,他们在党的好政策的沐浴下,幸福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通讯员: 张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