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源县大湾乡推动养殖产业提质扩量、生态经济产业良性发展、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劳务产业持续发力,各村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7月21日,在大湾乡牛营村的食用菌基地,村民正忙着采摘平菇,“这朵平菇又大又饱满,长得真好。”村民柳智龙边说边采平菇,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筐。随后,一筐筐新鲜的平菇被送进冷库保鲜,订单核定后便会立即发给客户。
“没想到废弃的校舍也能带给我们这么多惊喜。”看着平菇种植走上正轨,牛营村党支部书记梁彪话语里难掩兴奋。自5月种植平菇以来,食用菌基地已产出平菇3500公斤,纯收入1万多元。
今年,牛营村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为契机,盘活闲置校舍,打造了食用菌生产基地,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平菇的产量相对较大,栽培技术简单,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适合当地种植。”梁彪说。有了发展目标,场地整修、人员招聘、技术学习等各项工作火力全开。同时,牛营村还积极探索村企联营模式,引进宁夏闽宁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拓展销售渠道,使菌菇产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升村民经济收入的“致富伞”。
村民杨珍是牛营村第一个种植平菇的人,2018年,他返回家乡,在原驻村第一书记田建明的引导下,开始自学种植平菇,通过看书、网上学习,杨珍渐渐掌握了种菇技术,成了村里的“土专家”。“目前种了3棚平菇,每年至少收入六七万元。我还是村里的技术指导员,帮助大家种出更多品质好、受市场欢迎的平菇。”杨珍说。
“我们打算把食用菌种植发展到每家每户,动员周围村民利用闲置的房屋或牛棚,种植食用菌,增加收入,还将探索大田黑木耳种植、林下经济,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梁彪对村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肉羊养殖拓宽产业路
“咩咩咩……”还未走近,便听到大湾乡何堡村肉羊养殖场里传出此起彼伏的羊叫声,养殖场内150多只小尾寒羊、杜泊绵羊争先恐后地围在食槽边吃草,村民正在添料、加草、清理羊舍,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前段时间我们新进的一批肉羊,按照‘村党支部+合作社+大户+党员群众’模式,自主经营村集体养殖场,目前这些羊还在饲养阶段。”何堡村党支部书记赵陆军介绍。
何堡村常住人口135户350人,肉牛养殖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为实现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今年,何堡村聚焦大湾乡万只羊养殖计划,利用现有资源,将闲置牛棚改造成为肉羊养殖场,有效解决了养殖资产闲置问题,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经过多次考察,我们引进了小尾寒羊、杜泊绵羊这两个品种,这些羊适应性强,适合当地饲养,预计年底能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左右。”赵陆军说。
何堡村积极对接引进宁夏尚农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牲畜食用益生菌,每年村集体获得8万元的扶贫车间租赁费,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还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带动本村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以前我在村里的养殖场工作,去年到这个车间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离家近、收入也比较稳定。”村民祁乐艳说。目前,扶贫车间吸纳了26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村村联营”抱团发展
“这就是我们‘村村联营’的主阵地。”顺着赵陆军所指的方向看过去,两个占地2100平方米的青贮池显得特别宽敞。今年,何堡村探索以“抱团+资金”“抱团+资源”“抱团+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六盘村、董庄村“村村联营”成立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进行饲草料的加工和配送。”赵陆军说。
肉牛羊养殖是大湾乡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饲草料供应不足、成本过高成为困扰养殖户发展的难题。“现在牛价不高,村民还需要在外面购买饲草料,影响了村民的收入。”赵陆军看到村里的青贮池利用率不高,便和村“两委”班子商量,和六盘村、董庄村资源整合,抱团发展,“何堡村拿出场地,六盘村提供机械设备,董庄村出资金,形成集体和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共建、集体共赢。”赵陆军十分看好“村村联营”的发展模式。
从外面低价购买饲草料配送、收购各村的青贮玉米腌制后低价出售,饲草料配送中心建成后,能为全乡提供物美价廉、优质的饲草料,养殖成本降低,村民的养殖动力就更足了。“村村联营”,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如今,泾源县大湾乡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机勃勃,村集体带富能力稳步提升,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振兴路子也越走越宽。(记者:杨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