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旅游环线,驱车驶离市区半个多小时,蓝天白云下、连绵青山中,三面环山的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若隐若现。
“杨岭村又有了新变化。”一下车,大湾乡组宣委员王文桃便迎了上来,“这几天杨岭生态文化园可热闹了,各项工程正加班加点地赶工。”“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在这里务工,都是周边村庄的群众。”生态园负责人马万平说,眼下,园区正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占地500亩的园区里有智慧大棚、帐篷营地、儿童乐园,后期会建造萌宠乐园、钓鱼池、房车营地等。
跟随马万平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一栋智慧大棚,迎面是一排排绿油油的樱桃树。“这是今年从山东等地引进的美早、萨米脱等品种,这种樱桃果实大、口感好,定植3年后就可以挂果。”马万平说,园区共建设6栋设施温棚,还种植了赤芍等中药材,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零散的地块还种了油菜花和荞麦。
不远处,康养中心和杨岭研学实践基地也在加紧改造建设。“培训室、学习室已经完工,正进行扫尾工作。”中国建材集团驻村第一书记王志伟介绍,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基地,设有培训室、学习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等。“希望通过展陈、培训等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情操。”王志伟说。
近年来,在中国建材集团的帮扶下,杨岭村相继建设了村史馆、安格斯肉牛繁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学校改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增强了村经济发展造血能力。结合产业转型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杨岭村按照“景村一体化”发展模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之中。
村民马梅花就是第一批“吃上旅游饭”的人,因房屋紧挨村主干道,2019年,马梅花开始探索经营农家乐。由于饭菜味道可口,住宿干净整洁,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暑假的时候人最多,很多银川、平凉等地的客人来我这小院,都会提前电话预约。”马梅花说。平日里,马梅花操持着农家乐的生意,闲暇时间还会到生态园打零工。“这几年,村子变化很大,环境好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好了,我们老两口都开上了小车,这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马梅花笑着说道。
马梅花生活的变化,只是杨岭村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村史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讲述着这个小山村的沧桑巨变:泥泞的村道被水泥硬化路取而代之;光秃秃的小山坡覆盖了浓郁的绿色;低矮的土坯房不见了,白墙青砖蓝瓦的新居拔地而起……
“在杨岭,总书记告诉大家: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杨岭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富说。杨岭村干部群众把总书记的嘱托作为加快发展的“指路明灯”,结合本村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和生产传统,把肉牛养殖、中蜂养殖、乡村旅游等作为发展方向,精准发力,强力推进。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2元。
“我们杨岭真是一年一个样儿。”回忆起7年前与总书记一起座谈时的情形,年逾古稀的马克斌感叹道。当时的他作为老党员代表参加座谈。“你对基层组织建设有啥看法没有?”“老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至今,马克斌仍清晰地记得总书记的每一句问话、每一句嘱托,并付诸行动,与村干部一道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跟我当村干部那时比,杨岭真的大变样了,这都得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啊。”马克斌深情地说。(记者:芦淑颖 实习生 余思琪 王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