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伴随着秋收结束,土地空闲,固原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紧锣密鼓展开。走进原州区张易镇贺套村,潮湿的泥土气息在风中荡漾,层层梯田顺着山势盘绕延伸,一台台推土机在田间奔走,隆隆轰鸣声在山间回荡。
“将两三块窄小的农田合并成一块,不但提高土地蓄水保墒能力,还能用大型机械播种、施肥、收割,节省劳力。”贺套村党支部书记李作栋看着热火朝天的平田整地建设场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贺套村位于六盘山脚下阴湿区,全村770户散居在起伏的群山褶皱里,2800多人依靠肥沃的黑土地,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既然端着‘金饭碗’,那就把这个碗端牢、端稳。”李作栋和村民商量后,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原州区将贺套村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规划中,连同移民留下的土地在内,为贺套村整修耕地6000亩。
“全村超过一半的山坡地将变成平整的保水田,连同配套的生产道路修到地头。基础条件一改善,老百姓发展的底气更足,不管是流转还是自种,地会更‘值钱’。”李作栋满怀信心地说。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原州区是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和牛羊肉生产基地,也是宁夏首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多年来,原州区抓住修建高标准农田这个农业的“牛鼻子”,统筹山水田林路一体规划、同步实施,至2020年该区高标准农田比重达20%,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60%。
“没建高标准农田之前,很多山地农机无法耕种,大型机械开不到地头,请人工播种收获,费用高、效率低。如今,土地宽大平,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省心,亩均收益提高40%左右。”种植大户路亮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称赞不已。
随着高标准农田不断建成,不仅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也促进了土地集约化经营,冷凉蔬菜、小杂粮、地膜玉米等特色高效种植业实现高效持续发展。
“今年,包括移民区在内,再建8.88万亩高标准农田,配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多亩。到2022年,计划完成15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配套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原州区项目办副主任姚勇红说。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为了让农户享受到土地改良带来的“红利”,原州区适时引导农户和土地承包经营者调整产业结构,推广特色种植和种养一体化模式,为乡村振兴夯基础、蓄势能。
与此同时,原州区围绕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基本农田规划的基础上,优先在永久农田保护区、耕地集中连片区、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项目,以项目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居民收入和移民致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