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原市建设生态文旅特色市的火热实践中,文创产品更新迭代有效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内力。或是一件做工精巧的“波斯鎏金银壶”,或是一套反映西北农村生活的泥塑人偶,或是六盘山、须弥山刺绣剪纸,关于固原的纪念,都浓缩在这些小小的文创产品里,承载的是固原文化,拓宽了文旅产业市场空间。
院地合作以年轻的视觉发现固原
大学生总会站在潮流的前沿。我市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宁夏师范学院,历届美术系毕业生都会以固原的山山水水和民俗文化为主题创作一批毕业设计。今年,他们与西吉龙王坝村合作,创作了一批梯田油画、窑洞陶艺等文创产品,惟妙惟肖,符合年轻人审美。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高思媛对她的平面设计插画作品十分满意,龙王坝的四季在艳丽的色彩搭配下跃然于画上,红梅杏、麦田等乡村元素融入其中,充盈着浓郁的乡愁。她介绍,同学们采风过程中,被固原的乡村美景吸引和感染,于是将这些元素融入设计中,形成了独具固原特色的艺术作品。“将这些插画印在服装配饰或水杯、杯垫上,既实用又当作宣传家乡的工艺品,是很好的创意。”高思媛希望将来有能力把自己的设计“变现”。
同样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冉孟佳热爱旅游,每去过一个地方,都会带些当地的文创产品。成都的熊猫玩偶、苏州的折扇,特别是故宫的一系列挂件摆饰、台灯水杯等产品,都让她爱不释手。这对她的毕业设计给予了很大启发,她把农村的房子、梯田设计成十分可爱的卡通形象,深受同学和老师喜爱。
非遗转化以传统的魅力展示固原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丰硕。杨氏泥塑、高台马社火、固原砖雕、泾源民间故事、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六盘山区春官送福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近年来,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发展,固原非遗资源在带动城乡就业、群众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杨氏泥塑、固原砖雕、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市场转化较好的几个非遗项目,其文创产品享有一定知名度。在隆德县温堡乡杨坡村,杨氏彩塑艺术馆远负盛名,经常有客商和爱好者慕名前去参观。传承人杨佳年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制作技艺,从泥塑到彩塑,从小件到大件,公司每年创收上百万元。隆德魏氏砖雕是固原砖雕的代表,最早形成可溯源到清朝光绪初年,经过捏、烧、雕、磨等工序,作品造型生动、雕工精细,大多作为建筑物上的装饰品,每年创收和带动就业成果显著。市区东岳山脚下的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保护基地,传承人马振仁痴迷民间建造技艺,在当下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市场,这门传统工艺受到很大冲击,但仿制和修缮古建筑仍有潜力。每当有文旅推广活动,马振仁都带着他的微缩版古建筑摆件,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争取让更多人了解固原这项非遗技艺。
另外,刺绣、剪纸等一些非遗项目也得到市场认可,在各大景区和电商平台,非遗传承人带领周边村民,通过制作销售刺绣、剪纸作品,收入可观。仅西吉的马兰刺绣,手工刺绣、剪纸、布艺、编织等产品,去年销售额700多万元。
企业发力以市场的思维推介固原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我市12家文化旅游相关企业,携近千件非遗作品、文创产品参展,包括马兰刺绣、杨氏彩塑、魏氏砖雕等非遗文化企业和一些新兴文化产品创意公司,产品极具地方特色,吸引全国参展客商驻足了解。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前不久市委组织相关部门赴杭州市、苏州市考察学习,切身感受到“文是骨血,创是灵魂”的发展核心,开阔了视野,深受启发。固原发展文旅产业优势突出,但文化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文创产品开发并未将宝贵的文化资源激活。下一步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将文创产业作为撬动文旅消费的支点,全面梳理全市具有文创产品开发潜力的元素,抓住年轻人眼球,开发便携带、易标识、不跟风、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把好风景、好故事做成好产品,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记者:崔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