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油绿的庄稼地和土黄色旱塬的交织中,一路溯渠水而行,记者来到宁夏红寺堡扬水工程三泵站。但见九条扬水管如九条巨龙,将汩汩的黄河水汇集于出水漕,再顺着干渠奔流而去,哺育沿途的土地和人民。
红寺堡扬水工程始建于1998年,承担着百万亩农田灌溉以及区域城乡人饮、产业发展、生态安全供水任务,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创造了“沙漠变绿洲,沙丘起高楼”的奇迹。红寺堡区这个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从无到有,也全赖扬水工程之功。红寺堡的群众说:“没有黄河水,庄家咋长人咋活?黄河水就是‘救命水’啊!”站在滔滔不绝的渠水边眺望,水到之处一片葱绿,黄河真不愧是“母亲河”。
在红寺堡城区的移民博物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即“1236”工程的前世今生历历在目。这项“搬迁一百万移民,浇灌两百万亩土地,投资三十亿,用六年时间完成”的“生命工程”,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喊出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博物馆的张张图片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以前生活在西海固种旱地的群众,种地要先“磨地”,因为庄稼根系浅长的稀疏,“收获”时不是割麦子而是拔麦子。而世纪初刚移民到红寺堡的群众,面对的又是戈壁荒滩和漫漫黄沙,因为植被光秃,“连个拴驴的木桩子都难找”。此后短短二十多年,累计开发耕地70余万亩,宁夏南部山区约23万贫困群众在此安家落、脱贫致富,一个物阜民丰阡陌纵横的新红寺堡,崛起于亘古的荒原上!黄河水滋养红寺堡,也“滴灌”出李财的事业。李财是红寺堡汇达阳光葡萄酒庄园的酿酒师,他的经历堪称传奇。1999年,受闽宁协作“吊装移民”感召,李财从海源县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银川市永宁县玉海村,并在葡萄园里打工,一天挖沟赚14元。2002年,他应聘到村口的一家葡萄酒庄,经过十年磨练成长为酿酒师,2013年来到红寺堡汇达阳光。2015年,李财酿的酒荣获银川葡萄酒博览会金奖,2019年他又捧回了“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的大金奖……因为戈壁滩的风土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种葡萄更节省黄河水,红寺堡发展出10余万亩葡萄,大小酒庄数十家,葡萄酒成了红寺堡的一张“紫色名片”,成了李财们的“紫色梦想”。抚今追昔,李财说“感谢这个时代”!
黄河水和“这个时代”既带来一片绿洲和“紫色梦想”,也在红寺堡催生出了金灿灿的产业。宁夏传统上有“红黄蓝白黑五宝”之说,其中“黄宝”指的是甘草。曾几何时,贫困的群众为了生活疯狂采挖甘草,甚至让山川满目疮痍。而如今,张莉莉公司基地里的甘草郁郁葱葱,人工种植的乌拉尔红皮甘草染绿了黄沙地。张莉莉是安徽亳州人,被招商引资来投资兴业,其公司种的四千亩甘草,再加上带动群众种植的一万六千亩,足以让她计划在红寺堡建设“道地药材本地仓初加工交易中心”。张莉莉介绍,中药材里“十方九草”,甘草今年的行情挺好,六七元一斤鲜货,公司基地里的10月份就可采挖。2021来红寺堡的张莉莉,脸上晒出了斑,“江南女子”多了抹“西北红”。
金灿灿的产业还有黄花菜,红彤彤的果实还有枸杞——得益于黄河水浇灌和乡村振兴好政策,在希望的田野上,红寺堡一天一个样,差点让杨孔升认不出来了。“90后”的“枸杞姑娘”杨孔升,也是1999年从西吉县搬迁到红寺堡的,那一年她六岁。六岁之前她没喝过自来水,到红寺堡第一次喝上黄河水,那种甘甜让她终生难忘。少年杨孔升拼命学习,为的是“逃离”红寺堡这片土地,她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武汉打拼,最终放不下家乡父老也看中家乡机会,今年决定留下来发展农产品电商。她说:“红寺堡人有股子不怕吃苦、敢想敢干的精气神。”
在红寺堡采访,是能感觉到这里的干部群众不一样,身上有股子劲头。就拿发展电商来说吧,因为红寺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受制于这里的知名度和物流条件,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需要电商,蓬勃的电商也可能成为红寺堡的“超车赛道”。近半年来,红寺堡区已累计培训电商人才三千多人,开了四次供货商大会,还专门把开始的培训放在区委党校举行,努力让“主妇变主播,商店变电商,就业变创业,消费变销售”。
在红寺堡采访时,恰逢抖音“直播大舞台”团队在当地搞助农活动,夜晚的城区时代广场,成了才艺表演和直播带货大舞台。杨孔升在直播间露面五分钟,卖出去近百份的头茬鲜枸杞,让她“枸杞姑娘”的网络昵称名副其实。团队负责人韩颖说:“红寺堡想卖好货先得有名气,而讲好“荒漠变绿洲”的奇迹故事就是最大的IP,红寺堡的领导‘网感强’、地方政策好,发展电商未来可期。”
称赞红寺堡“政策好”的,还有宁夏“晓鸣股份”——一家全国有名的蛋种鸡企业。离城区二十多公里,是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寺堡基地。这里荒无人烟,连飞禽走兽都少,恰好适合养鸡。基地负责人王念昌介绍,企业在此投资五亿元,有员工近五百人,2021年10月和红寺堡党委政府对接,一个月就办完了所有手续。第二年3月开工,5月20日投产,创造了从未有过的“晓鸣速度”。从之前一年建两个工厂,到两年在红寺堡建设了15个工厂,而且还是在疫情期间,晓明的评价是有感而发。记者问:这里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王念昌答:“企业成立三十余年了,就没碰到过这么好的。”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广袤田野到企业车间,红寺堡“黄河水甜,共产党好”的故事讲不完。采访中,记者还感受到干部群众真挚热烈的“总书记亲”。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宁夏视察,8日他来到红寺堡区弘德村,让村里的乡亲们倍感激动和亲切。“我们谨记总书记嘱托,用智慧、用汗水、用双手改变着生活”,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说:“2023年弘德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万六千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两百万元,村民日子越过越有劲。”柳泉乡甜水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军介绍,村里有五百亩黄花菜八百亩枸杞,还种了紫花苜蓿和中药材,有三千头牛三千只羊,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一万五千五百多元。红寺堡区委书记赵志锋说:“这里的乡亲们都明白,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都是总书记领航掌舵的好!”
红寺堡乃至宁夏人觉得总书记亲,还源自总书记当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记者在红寺堡采访,恰逢区里给闽宁协作医疗“组团式”帮扶专家开欢送会,双方依依不舍。来自晋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黄香莲,这两年任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院长,她带领团队奋斗创新,硬是把一个在宁夏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时常垫底的医院,变成了55家中的第二名!黄香莲说:“援宁干部们‘把挂职当任职,把他乡当故乡,把口碑当奖杯’,这段山海情值得回味一生。”
在弘德村村史馆,记者看到“黄河水甜,共产党好,总书记亲”的心声,顿觉一股暖流涌起,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