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只有把贫困村当成自己的家,把贫困群众当做家人,才能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好。”在西吉县扶贫办工作了6年时间的海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4年4月,海斌从西吉县白崖乡政府调到县扶贫办。当时,全县扶贫任务艰巨,工作千头万绪。他知道,只有吃准摸透各项扶贫政策,才能精准高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坚持每天挤时间“充电”,下乡或入户时,习惯随身携带扶贫政策解读手册,抽空翻几页,很快从门外汉成了“政策通”。
深入群众、走进基层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海斌和同事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大半年时间里,他们跑遍了西吉县2017年要脱贫销号的84个贫困村,并为各村量身定制脱贫规划。
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海斌不忘为西吉县脱贫攻坚事业谋思路、献良策。他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加班起草《西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产业扶贫扶持政策》、《整合财政资金整村推进脱贫销号实施方案》等文件,让西吉县脱贫攻坚工作有章可循、组合出拳。
由于经常跑基层,海斌和当地群众成了熟人、朋友。之前,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度不高,经常打电话向他咨询相关内容。“2017年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要接打200多个电话,最多一天470多个。手机烫得实在拿不住,就放在桌子上,按免提接听。”海斌回忆道。几年来,海斌起草撰写各类文件、工作汇报、简报信息、总结计划等文字材料3000多份,填报各类表册600多份。
干扶贫工作以来,海斌觉得与群众更加贴心了,群众也愿意和他亲近。白崖乡黑窑洞村有5户贫困户是海斌的帮扶对象,村民王玉平常年在新疆务工,海斌隔段时间就会打电话关心其生活情况,动员他回乡发展。村民王维刚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土坯房拆除后建新房存在困难,海斌积极协调村集体给予2000元补助。他还帮着王维刚贷款,发展肉牛养殖业。如今,王维刚一家人种草养牛年收入5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1年5月,西吉县扶贫办重组为乡村振兴局,海斌负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四查四补”、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等多项工作。“清理不符合条件的,纳入符合条件的,不让一户脱贫家庭致贫返贫。”海斌说。他亲自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动态帮扶措施,建立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带领监测评估人员逐乡逐村逐户开展县级实地复查复核。
同时,海斌先后牵头起草制定了涉及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等方面的衔接政策文件,压实“两不愁三保障”责任体系,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有效推动西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了忙工作,海斌舍小家顾大家,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次面对妻儿的电话,他的心里总是藏着一份歉疚。他由于长时间工作、作息不规律等患上了颈椎病、胃肠炎,家人和同事劝他去大医院检查,他总是推说过几天不忙时再去。
2021年11月,海斌从西吉县扶贫办调到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岗位和身份在变,但勤勉工作、一心为民的作风没有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记者: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