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粮食安全仍有风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依然艰巨等问题。所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意义重大。”3月7日,李星委员表示。
李星委员认为,目前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内涵不足、师生流失突出等问题依然制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的供需不匹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同时,农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种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欠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而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决定着我国农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与应用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此,李星委员建议: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并行发展,推进乡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结合乡村义务教育开展劳动教育,让技能大师到乡村学校指导学生上好劳动课,传承传统文化、手工艺。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打造农业创新高地,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瞄准现代农业前沿领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势研究资源,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同时,筑好人才之“巢”,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培养一批爱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通过强化“头雁”、引回“归雁”、培育“雏雁”的方式,筑好乡村振兴人才之“巢”,让人才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创造良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