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乡村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扑面而来,这是西吉县红耀中学的日常一幕。
“因师资短缺,国学课一度无法开课。从县城来的刘斌老师勇担重任,开办沉浸式国学课堂,通过挖掘中华文化的有趣之处,引发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让他们主动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校副校长王进栋表示,学校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东风,聘用自愿到农村学校工作的部分县城学校教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助力学校良性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至今,宁夏共有2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参与竞聘上岗教师5.7万余名,其中跨校竞聘2878人,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双向交流人数达2900余人,有效促进了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是全国少数以整省份为单位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省区之一。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前,各学段教师不均衡,高中教师、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短缺,而部分初中教师富余。”西吉县教育体育局人事室主任郭怀宝介绍,2021年,西吉县作为全区5个“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县(区)之一,把这项改革作为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撤并71所小规模学校,对全县各学校全面核算师生比,定岗定编,以岗定聘;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师交流轮岗、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进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2021年至2022年,全县参与“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教师共9737人,其中跨校竞聘的教师577人。
让人更为欣喜的是,“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了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让农村教师队伍活起来、动起来,有210名县城教师应聘到乡村学校任教,让全县教师资源得到了均衡科学配置。兴隆中学、马莲中学等乡村学校也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
为了让教师生活安心、教学舒心,西吉县认真落实“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配套保障措施,根据学校偏远程度、教师教龄确定农村教师补贴金额。“我们的收入比城里的教师还高!”刘斌说。
“这项改革打破了教师长期固定在一个学校、一个岗位,甚至终身不变的局面,给了广大教师和学校多次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做到人岗相适。”贺兰县第六小学校长徐国庆说,教师队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教育系统内部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唤醒了教师的内生动力。
马丽娅是贺兰县洪广镇欣荣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作为一名在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她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2022年8月,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中,马丽娅申请交流轮岗,交流时间为3年。
进入贺兰县第六小学任教后,在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集体教研、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等教师培养机制的助力和教师团队的帮助下,马丽娅在贺兰六小教研联盟线上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马老师很敬业,业务水平提升快,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徐国庆介绍,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中,学校迎来了5名其他学校交流轮岗的紧缺学科教师,有6名教师交流轮岗到师资薄弱学校任教。
这项改革,让贺兰县全县31所中小学有了用人管人的自主权,教职工也有了选择岗位的权利,参加竞聘的在编在岗教职工达到1860人,跨校竞聘、交流轮岗、岗位变动153人,真正实现了盘活资源,人尽其用。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理顺了部门间教师管理责权,将‘县管校聘’管理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协同配套、联动实施,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城乡发展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城乡间、学校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实现教师交流有序、有效,促进了教育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教育厅人事处负责人张永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