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屋到牛棚,这条原本只有十几步的路程,沙小军却用了三年才重新走熟。
11月27日,寒风刺骨,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积雪还未消融,村民沙小军家里却暖意融融。
下午4时,沙小军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拿起靠在墙角的背篓,来到草料搅拌机前装了满满一篓草料,径直走到牛棚。他将草料均匀地撒到食槽内,“来来,牛儿开饭了。”很难想象,面前这个行走自如、干活麻利的人有着严重的视觉障碍。虽然他的养牛之路异常艰辛,但他克服了重重困难,靠勤劳的双手成为了村里的养牛大户。
2013年,因视网膜脱落,沙小军的世界突然陷入一片黑暗,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曾在银川、西安、北京多地求医问药,一年多时间也没治好,我只能接受现实,况且家里还有5个娃娃要上学,我怎么能停下?”回忆起十多年前病痛来袭时的情景,沙小军仍然心酸不已。
起初,沙小军连家门都迈不出去。“娃娃领着我往牛棚一遍遍走,妻子手把手地教我重新熟悉家里的一应物件。不断磕碰、摔跤、受伤,最终他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干活。”沙小军用了3年在摸索中记住了从家到牛棚的每一步路,甚至每一处拐角,铡草、喂牛、加水、清理牛粪,越来越熟练。
从磕磕碰碰到行走自如,从举家负债到养牛能人,这条路沙小军走了十多年。因为视力受阻,他无法外出务工,妻子因照顾家里只能就近干些零活贴补家用。好在他们感情深厚,妻子始终不离不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一起努力,日子总会过好的。”承担了双倍工作量的妻子从未抱怨,她用温柔和耐心鼓励丈夫,成为沙小军的“眼”和“手”,帮助他走出了人生低谷。2014年,沙小军决定靠养牛“翻身”。
“刚开始,我连牛棚都找不到,每天只能摸索前行。”为了适应失去视力的生活,沙小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给牛添草饮水看不到量,有时候就过量了,牛容易生病,我心里很着急。”日复一日,沙小军逐渐掌握了各种技术。“早上8点和下午4点各喂一次草料,每天中午饮一次水,基本上就没啥大问题了,牛也容易上肉。”他还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请教有经验的养牛大户,听书学习最新的养牛技术和管理方法。慢慢地,听觉、触觉、嗅觉和记忆力弥补了视觉上的缺失。沙小军逐渐学会了利用牛的脚步声和叫声判断牛的位置,用手触摸检查牛的健康状况。
2015年,沙小军借了几万元,又购买了4头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卖牛有了收益后,不仅还清了家里的账,还挣了4万多元。“心情一下豁然开朗,我的经历也鼓舞带动了周围村民,好多人都说‘残疾人都能养这么多头牛,我们为什么不行?’”就这样,沙小军用行动证明了残疾不是生活的终点,他成为了村里的养牛能人。
2017年是沙小军养牛的转折点,在政府的补贴和扶持下,他自建了青贮池和牛棚,安装了拌料机,养牛数量达到了8头。今年,沙小军的牛群已经壮大到了18头,“养牛这11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妻子在外面收玉米秸秆,娃娃在家里帮忙打扫牛棚,我负责铡草、喂料、加水、搬运重物。只要不放弃,日子就能越过越好。”(见习记者:姚亚婷 记者:闫 蓓 李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