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时间随机走访了50个家庭的82位老人,年龄从62岁到94岁不等,其中90%以上的老人都渴望子孙同堂,共享天伦。但考虑到和年轻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存有差异,65%的老人又不得不主张:只要能生活自理,更愿意独居。
这些老人子女的年龄大都在35岁至55岁之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出生,思想观念基本一致。他们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居家养老更符合人情道义。调查发现,两代人在共同生活中仍会产生不少矛盾和问题,都能妥协谦让,主动谋取最大公约数,形成最适合自家境况的生活格局,由此衍生出三种不同情形的居家养老方式。
一是完全独居式养老。这部分老人体能尚好,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年龄在60岁至75岁之间,属中老年人或老龄人。他们生活质量好、幸福指数高,是养老阶层中的“天花板”。
原州区头营镇头营村张克俊老两口年轻时亦农亦商,辛苦操劳,如今三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日子过得平顺安康,老两口也彻底卸下包袱,过上了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种菜养花,喂鸡喂狗,想吃啥就做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每天都乐在其中。张克俊说:“喜欢种地,吃自己亲手种的蔬菜瓜果,健康放心。我们本来就喜欢安静,城里太吵闹,生活很不习惯。”
和张克俊老两口一样,更多农村老人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环境。尽管大多子女希望父母搬到城里和自己一起生活,但多数遭到拒绝。当问及他们:生活不能自理时又该如何安排?老人欲言又止,显然是不确定的,但神情间难掩对享受天伦之乐的奢望。
二是陪伴式养老。这部分老人体能开始快速下降,或生活已不能完全自理,年龄大多在75岁以上,已进入高龄或超高龄阶段。行动受限,精力不济,是养老的关键阶段。
87岁的原州区头营镇二营村村民张桂兰搬进城里生活已有12年。父亲病故后,眼见母亲张桂兰一人孤苦伶仃,小儿子便在自己住的小区买了一套面积较小的二手房,把母亲从乡下搬到城里。刚开始张桂兰还能带孙子,现在只能靠子女轮流照顾她了。子女每天轮流定时送饭,节假日能享受到四世同堂的快乐,这样的时光每次太短暂,张桂兰很珍惜。
相比张桂兰,同村的吴继香就幸福多了。90岁的吴继香和大儿子一家住在乡下,听视觉尚好,胃口不错,只是腿脚略显不便。平日里有儿子、儿媳悉心照料,有街坊邻居闲聊陪伴,子孙绕膝下,家常挂嘴边,生活惬意。
还有一部分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子女无暇陪伴,甚至一两年难得相见一次,只能长期和保姆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方面的服务虽然得到了保障,但老人心中的缺憾难以弥补。
三是迁移式养老。这部分老人突出的境遇是,一年当中辗转在几个子女家里,居无定所,行动受限,完全由子女安排供养。老人总感觉内心无处安放,幸福指数一般偏低。
居家养老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外,应该还有其他形式。总之,这部分主要出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人尽管向往几代同堂、子孙绕膝的传统养老方式,但现实条件很难满足他们的愿望。
纵观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他们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好保障,且七成以上的老人或多或少还有积蓄,有独立的经济支配权,对目前的物质生活满意度高,多持积极乐观态度。但不容忽视的是,几乎所有超高龄老人都存在孤独、失落感。作为亲人,如何让老人享受到更多的亲情温暖?陪伴是最好的解药。(记者:张维强 何生园 雍丽娜 刘 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