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如金多读书,惜福报恩思敬畏。”
“丰富多彩人生,提高生命质量。”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7月22日,一堂爷爷为即将踏进大学校门的孙子们量身定做的“学前”教育课上,八旬爷爷金句频出,传承传统文化根脉、传递读书正己家风主题突出。
爷爷袁希俊是固原一中退休教师,年逾八旬,身体硬朗,每天弹琴写字,老有所乐。今年,孙子袁新喻、外孙女薛斐尹参加高考,分别被中国药科大学和宁夏大学录取。孙辈能上心仪的大学,袁希俊很开心,但孙子们第一次离家,独自去远方也让他有所担忧,于是计划为他们上一堂“学前”教育课,将自己大半生的总结和沉淀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孙辈。先做人、后做事,读书、惜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老人郑重其事开讲,从做人的道理,到人的爱好、志趣,再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现代传承,足足两个多小时,他把对人生的认识和思索浓缩到这堂课中,把对孙辈的期望寄托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虽已年逾八旬,但几十年从教写板书的习惯仍未改变,边讲边在小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重点。袁新喻和薛斐尹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时不时在触达内心的句子下面划线重点标注。
“学前”教育的最后,袁希俊为孙子和外孙女列下一个必读书单,希望他们通过阅读《黄帝内经》《说文解字》《茶经》《古文观止》《菜根谭》等传统文化经典,做温润如玉、恭敬有礼的君子,修身齐家,兼济天下。“另外,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要多多涉猎,还要培养广泛的爱好,生活中既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更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花。”老人谆谆教导。“在爷爷的‘学前’教育中,我和姐姐领悟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受益匪浅。爷爷推荐的书目,我们将用一生认真阅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袁新喻说。
短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和社会安。
家庭教育贯穿孩子一生,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庭教育,最普遍的方式无外乎言传和身教。言传,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日常交流,有意无意地渗透给孩子;身教,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办家庭课堂,则是家庭教育的升级版,将自己的观念、认知、思考,正式、严肃、系统地传导给孩子。在一方小黑板前面,八旬爷爷工整板书、侃侃而谈,这时,影响孩子的,不仅是他所讲的知识、思维和人生哲理,更是他在孙辈面前“水满自溢”,散发出的责任、博学、理性又有趣的人格魅力。正面直接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教育后辈健康成长的两翼,必将对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影响。
为这样的家庭教育点赞!(记者:柳睿 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