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冷凉蔬菜?泛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产的蔬菜,在宁夏,又叫高原夏菜。
塞上江南本无冷凉蔬菜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宁视察,殷殷重托寄语情深,宁夏儿女牢记叮嘱,照方抓药,硬生生在黄土高原上开辟出一片片菜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让冷凉蔬菜的名头愈叫愈响,使之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致富菜”。
辣椒如刀、芹菜似戟、蘑菇像盾、甘蓝若锤……今年5月12日,“六盘山冷凉蔬菜”亮相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气候凉、光照强、温差大、无污染”的天然禀赋赋能,在国家级品牌云集的“华山论剑”中大放异彩、风头大盛,赢得各方喝彩。
宁夏冷凉蔬菜产业是怎样炼成的,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南闯北、成就今日之“江湖地位”的?
一句重托 一个产业
固原市原州区菜农姚文强怎么也没有想到,8年前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碰面、一次对话,成就了他全村“蔬菜状元”的梦想。
姚磨村建成原州区首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蔬菜面积从2017年前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亩,蔬菜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走上了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之路。
像姚磨村这样的万亩级蔬菜基地,原州区有5个,千亩规模的有16个,建成蔬菜育苗中心6个、设施园区21个,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值20亿元,贡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元。
从无到有,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露地、设施并举,瓜果、蔬菜并重,外运、内销结合,冷凉蔬菜品牌日盛,产品远销广州、深圳、西安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外销率超过70%,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彭阳冷凉蔬菜进入采摘高峰期。宁夏日报记者 左鸣远 摄
天时 地利 人和
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多风少雨;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严寒,昼夜温差大……
这些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传统观念认为是劣势,但于冷凉蔬菜而言,恰逢其会:绿色环保污染少,山高、天冷、风大、干燥等气候条件,限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远离工业区、靠近林区原野,农家肥多、化肥少,减少了土壤、水源及空气的污染;地处高原、高山,生长期长,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好、产量高;日照时数长,光照充分,养分积累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味道纯正爽口。
业界普遍认为,宁夏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宁夏夏天气温在18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完美契合冷凉蔬菜的气候条件。
地利,宁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南部山区则达到1300米至1500米,是冷凉蔬菜梦寐以求的落脚之地。
人和,宁夏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如此,产业怎能不兴?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的枸杞、滩羊、葡萄酒、冷凉蔬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让宁夏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冷凉蔬菜在内的“六特”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集研发、种养、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让宁夏更多的农产品走向市场。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第二届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
宁夏冷凉蔬菜产业正逢其时,风鹏待举。
农户们正忙着采收菜心。 宁夏日报记者 马楠 王洋 摄
六盘山区 有菜“当家”
翻开固原地图,五县(区)一县一策,移步换景,“东椒西芹南菇北花”的格局尽显。
东椒——彭阳县获“中国辣椒之乡”称号,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茹河、红河流域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和设施蔬菜标准园,发展露地蔬菜基地,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2万吨,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7.5亿元。
西芹——西吉县获“中国西芹产业之乡”称号,采取建设“订单式”蔬菜标准化基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打造葫芦河川道区冷凉蔬菜产业带,建立芹菜、甘蓝、西蓝花、娃娃菜、菜心等多元化冷凉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年产鲜菜70万吨以上,产值12亿元。
南菇——隆德县、泾源县地处固原市南部,隆德县建成4个蔬菜种植示范乡镇和18个千亩蔬菜种植示范村,带动全县种植蔬菜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近8亿元;泾源县构建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体系,种植冷凉果蔬1.5万亩,其中,位于香水镇两个村的特色菌菇示范园所产的木耳、香菇远近闻名。
北花——固原市原州区获“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称号,按照冷凉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种植,建成沿清水河流域冷凉蔬菜产业带,建设蔬菜育苗中心、设施园区、万亩和千亩露地蔬菜基地,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值20亿元。菜花、西蓝花、甘蓝等产品行销全国。
物华天宝,天赋异禀。
固原地处六盘山地区,气候、地理、风土条件优越,五河流域源源不断提供滋养,所产“当家菜”色泽鲜亮、脆嫩多汁、芳香甘甜,借“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四季供应,产销两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披荆斩棘、风生水起。
作为宁夏冷凉蔬菜主产区,固原市冷凉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2万亩,年产鲜菜200余万吨,年产值超50亿元。
仿佛一颗金种子播进泥土,冷凉蔬菜茁壮成长、一路向阳,成为固原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如今,六盘山冷凉蔬菜不仅畅销大江南北,端上了粤港澳大湾区餐桌,还获得了欧盟认证,拿到了全球通行证,成为又一张亮丽的“绿色”名片。
5月13日,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向丰臻品冷凉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100多名村民正在菜地里劳作。 宁夏日报记者 党硕 摄
小蔬菜 大产业
如果说固原是冷凉蔬菜图鉴的“示范盆景”,那么宁夏全境的产业群像则描绘出一幅以冷凉蔬菜、供港蔬菜“领衔美丽”的千里江山图。
调整产业结构后,宁夏推行粮菜套种、复种模式,大力发展地膜西甜瓜、设施瓜果、麦后复种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贺兰、原州等10个县(区)播种面积达10万亩以上,西瓜、番茄、辣椒、菜心、芹菜、芥蓝6种蔬菜单品规模达10万亩以上,大葱、甘蓝、黄花菜、西蓝花、大白菜5种蔬菜单品规模达9万亩以上,口感番茄、樱桃番茄、线椒、麒麟西瓜、沙漠蜜瓜等高品质蔬菜集聚集约生产特征显著。
至2023年底,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96.7万亩,总产量794.8万吨,瓜菜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
在永宁县万丰农业有限公司万亩冷凉蔬菜种植基地里,鲜嫩的蔬菜长势喜人。 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摄
给产业发展装上科技“芯片”。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成立宁夏菜心育种工作站,建设冷凉蔬菜和黄花菜良种繁育基地9个、冷凉蔬菜新品种展示园3个,引进国内外优新品种2650个。同时,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173家,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山东水发、广东东升、海南都知果、浙江吉园果蔬等全国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宁夏,发展订单面积50万亩以上。口感番茄、樱桃番茄、线椒、蜜瓜等高品质瓜菜平均售价高于市场价30%,龙头带动、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宁夏菜心”“六盘山冷凉蔬菜”“盐池黄花菜”“西吉西芹”……一批批区域公用品牌强势崛起,构建起宁夏冷凉蔬菜的“品牌矩阵”,“宁夏菜”70%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产品知名度、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2023宁夏冷凉蔬菜节暨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中,“宁夏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143项合作协议,22.63亿元签约金额。这一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8年,邀请全国26个省(区、市)近千名知名销售商走进宁夏,从黄河之滨到六盘山下,感受自然环境,体验风土人情,了解生产水平,开展订单生产,合作共建基地。8年来,活动累计签订协议731项,实现贸易总额109.13亿元。(宁夏日报记者 陈郁)
短评
因地制宜打造更多“致富产业”
盛夏的宁夏,大地水润田野,金禾满囤。固原市原州区的冷凉蔬菜在第八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大放异彩,赢得各方喝彩,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收益。回想起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了解当地发展冷凉蔬菜种植产业帮助农民脱贫的情况,他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实现致富梦想。一句问候,暖人心窝;一声嘱托,激励奋进。六盘山下的“追梦人”用殷实的生活对总书记的牵挂作出了回应,用高品质的冷凉蔬菜证明,只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产业,就一定能催生更多“致富产业”。
气候冷凉、多风少雨、冬季漫长严寒……这样的地域条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劣势。可实质上,优势都是相对的,优势中往往隐藏着劣势,劣势中也蕴含着优势,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关键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准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优势,能不能运用主观努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一个“因地制宜”就为我们开出了产业发展的良方,为我们点出了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回看固原市的冷凉蔬菜产业,之所以发展劲头足、收益大,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就是因为结合了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了自身定位。也正是因此,才真正改写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由此看来,“特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引擎”,是推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发展产业上,只有避免同质化、打造差异化,利用“特色”开拓“市场”,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蜕变。
兴特色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从“冷凉蔬菜”发展之路“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看到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时间在变、形势在变、方向不变、坚持不变,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增效提档,做实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就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优势,依托当地实际,深挖深耕特色产业,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成宁夏大地的生动实践,在新征程上一路高歌、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