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季节。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新征程上,全市各级团组织始终秉承和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引导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谱写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他们当中有受到团中央表彰的优秀共青团员、先进返乡创业青年、优秀团干部……一代又一代固原青年用青春斗志和力量感应时代脉搏、投身时代洪流,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弄潮儿。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征程壮阔,目标远大,全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青年将牢记领袖嘱托、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传承“五四”精神,激扬青春风采。
消防员公保扎西:把青春献给“火焰蓝”
公保扎西
2013年,17岁的公保扎西从青海省来到距离家乡五百多公里的西吉县消防大队,十年来,他用青春和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忠诚诺言。
4月26日,趁着午休时间,公保扎西开始擦拭消防车,检查车辆各部位的零件。自2014年参加宁夏消防救援总队驾驶员培训后,公保扎西便成为一名消防车驾驶员,对于他来说,消防车是自己的“好搭档”。“只有熟悉每辆车的性能,保养时才能‘对症下药’,保障出警行车安全。”公保扎西说。
不论是驾驶员还是战斗员,公保扎西时刻冲锋在前,敢于吃苦、甘于奉献。2016年3月初,两名小孩在西吉县永清湖冰面玩耍时不慎坠落冰窟,接警后公保扎西和战友以最快速度出警,到达现场看到孩子正努力用双手攀爬冰面,随时可能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时间紧迫且冰面已逐渐消融,公保扎西不顾危险和寒冷,在易碎的冰面上匍匐前进,最终成功将孩子救出,这只是他经历的无数抢险救援之一。“5·14”苏堡双桥重型货车侧翻交通事故、“7·3”夏寨水库水域救援、“8·9”帝豪电梯事故救援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公保扎西总是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火焰蓝”中铸就无悔青春。
在队10年,他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600余次,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全区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第八届固原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宁夏首届最美消防员提名奖”等荣誉。“从‘橄榄绿’到‘火焰蓝’,脱下的是军装,卸不掉的是责任。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
公益组织负责人王博:凝聚青春力量 展现青春风采
17岁时,王博发起成立了固原首家高中生公益组织。21岁时,他用自己创业赚来的第一桶金组织开展了第一期“忆计划”暑期公益课堂活动,成为许多青少年心中的楷模。
王博是固原暖忆公益爱心协会负责人,他从小就乐于助人。上小学时,学校附近有几位孤寡老人,王博空闲了就去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上高中后接触到“基金会”一词,知道是帮助人的组织,王博受到启发,便有成立类似组织的想法。但说出这一想法后,他遭到家人和老师的强烈反对。王博没有放弃,几经周折最终在校团委老师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固原暖忆公益爱心协会。
一次,王博和同学去城区中心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节目,看到老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坚定了他继续做公益的决心。之后的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王博就和同学去敬老院做公益。“有位老奶奶,每次都会拿出自己的零食给我,我们走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就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王博说。王博还多次组织义卖活动,将所得资金用于救灾扶弱,为家庭困难的少年儿童捐资助学等。
大学期间,王博用自己省下的生活费和做兼职挣来的钱坚持做公益。他的坚持,逐渐得到父母和朋友的理解,他们有时也会拿出资金支持王博。2018年,王博回乡创业,有了收入后,他组织开展了“忆计划”暑期公益课堂活动。邀请党史专家、非遗传承人为少年儿童讲述红色故事、教授非遗技艺;进行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餐”、唱红歌等沉浸式、开放式教学,引导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协会开展活动突出“分众化”“精准性”特色。针对空巢、留守、孤寡、失独、生活困难等五类老人,王博组织协会会员开展义演、慰问、义卖捐助、心理疏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细心、爱心、恒心为老人们带去温暖。
王博先后被团市委评为“身边的雷锋”“优秀团员”。“我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事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王博说。
快递员王永斐:“速度”背后有“温度”
每天早晨7点半,顺丰速运(宁夏)有限公司固原分部泰合营业点负责人王永斐准时到岗,对快递员进行调配、组织分拣快递、核对数据……一天的工作序幕就此拉开。
今年是王永斐从事快递行业第五年,他也从一名快递员成长为营业点负责人。谈及工作,王永斐说:“我们是做服务行业的,服务好顾客是我们的职责,派送‘速度’背后也需要有‘温度’。”
2022年10月的一天下午两点多,王永斐接到一条紧急求助信息。一位家住泰合嘉园的顾客购买的急救药,在市区中河中转站停留,需要紧急配送。这种药在市区很难买到,用户便从网上下单,但因为疫情影响,药品被“堵”在了路上。
接到诉求,王永斐立即和同事协商启动紧急派送,最终决定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和同事自驾车到中河中转站,从上万件快递中找出顾客急需的药品。
当晚9点多,药品顺利送达。“急顾客之所急,即便有困难,我们也要全力去做。用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是我们的责任。”王永斐说。
每年“双十一”购物节来临,大量货品配发,快递员便进入一年工作中最忙的时段。“平时营业点一天收2000件左右,‘双十一’最多达8000件。”王永斐说。为了将快递及时送到顾客手中,王永斐在组织招聘更多临时工的同时,每天6点半到营业点,协调快递员完成分拣、配送,经常忙到晚上12点左右。他从不叫苦喊累,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王永斐说,作为营业点负责人,提醒员工注意派送中的行车安全、人身安全和快递安全,是每天都坚持做的事。
随着业务量增多,王永斐也有了自己的目标。“招聘更多员工,对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让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王永斐说。
创业青年曹龙:不负韶华 放飞创业梦想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这是返乡创业青年曹龙的人生格言。
彭阳籍青年曹龙2015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彭阳县长城塬食用菌大学生创业园见习。一切就像电视剧《山海情》里的剧情那样,为掌握生产技术,在教授讲解时他寸步不离,用手机将讲解内容录下来,对照生产过程认真学习记录。为了观测记录菌菇的生长情况、温度、湿度等数据,他24小时守在棚内观察,很快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并参与研发了“液体菌种恒温水循环系统”专利技术,培育出了平菇、杏鲍菇、海鲜菇3种蘑菇新品种,2022年园区的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小曹和我们一起做食用菌产业八年来,为我们带来了技术、解决了难题,也为产业立了好多项目。”彭阳县福泰菌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薛会莲说,她这样评价曹龙:工作踏实、热爱科技事业,是一个优秀的青年。
2017年彭阳县向银川西夏区同阳新村移民690户,并确定食用菌作为扶贫项目之一。曹龙来到银川,手把手地教移民群众食用菌种植技术,打造了“科衡”食用菌品牌。这一年,曹龙既是园区厂长,也是技术员、销售员。他每天早晨开着厢车穿梭在银川市的各个菜市场、小区门口,做宣传、联系代理商,还不时在各个早市摆地摊,终于把菌菇送进了华润万家超市。
常年奔波在销售一线,让曹龙悟出一个道理:“有需求就有市场”。当时的彭阳县还没有一个为中小企业提供项目管理、材料编写、档案管理、影视传媒等综合化服务的机构,于是他注册成立了宁夏唐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0年宁夏唐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发了“彭阳县扶贫办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整理的“脱贫攻坚档案”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西吉县、原州区等其他县区先后观摩学习,并邀请曹龙进行培训指导。“从大学毕业创业到现在,是从小我到大我的一个转变过程,我将把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公司团队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切实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让企业发展得更好,为社会进步尽一份力。”曹龙说。
支教老师王泽滢:用不到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航空和航天有什么区别?你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泾源县新民乡新民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王泽滢的几句话瞬间点燃课堂氛围,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发言。
2022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6名学生跨越1360公里,来到泾源县新民乡,王泽滢就是其中一员。
大学期间,王泽滢便热衷于公益,经常参与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曾到山西吕梁参加过短期支教。“那次支教对我触动很大,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永生难忘。”当得知有机会来到西部支教,王泽滢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初到学校,王泽滢克服生活上的不适,迅速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承担起高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并根据专业所学给孩子们开设了创意编程课。“希望通过创意编程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丰富有趣的模块、生动活泼的教学让这个来自北京的“小王老师”收获了很多的“小粉丝”。“小王老师给我们讲的航空航天知识很有意思,长大后我想成为小王老师那样的人,也想考入北航。”学生禹斌说。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王泽滢对自己支教生活的体会。上学期,王泽滢勇挑重担,指导学校六年级学生马欣怡参加全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并取得大赛创意编程小组二等奖,成为泾源县唯一的获奖者。平日里,王泽滢还担负着学校的行政工作,每天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她乐在其中。“希望这短暂的相处时光能成为别人生命中虽微弱却温暖的光。”
今年6月,王泽滢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即将离开的她内心充满不舍。“‘到西部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年的支教让我觉得出征培训时的这句口号,并不单纯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志愿者为之践行的誓言。”回顾这一年,王泽滢感慨道。
志愿者马小刚:热衷公益事业 绽放青春之花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隆德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马小刚怀揣着对公益的无限热忱,用爱心传递真情。今年,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5岁的马小刚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算是一名“老人”了。高中时,他创建了爱心志愿学生社团组织,帮助学校贫困学生。上大学后,他依然坚持着心中这份执着,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做志愿服务工作。大学毕业后,马小刚正式加入隆德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为隆德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力量,一干就是7年。
张程乡张程村村民马清国,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育有4个女儿。当马小刚第一次走进马清国家时,只见半袋落了尘土的面粉,家里唯一的用电设备是一个老式电灯泡,每天能吃上白水煮面条已经很奢侈了。看着马清国“家徒四壁”的环境,马小刚感慨颇多,他回家后立即筹划起“益帮一扶”公益帮扶活动,筹集日用品及资金等,为马清国家置办家具及生活用品。随后的日子里,马小刚也会经常来马清国家转转,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用品。
“五一”小长假期间,马小刚决定为城关镇红崖社区的高龄、空巢老人办一场集体生日。他和志愿队员们准备好蛋糕、水果、文艺节目等,陪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充实欢快的下午,老人们也对这个年轻小伙频频点赞。
在马小刚参与志愿服务的7年里,无论严寒酷暑,在七彩假期、暖冬行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总少不了他的身影。2022年5月11日,马小刚在隆德县民政局正式注册隆德县首家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填补隆德县社会工作服务的空白。“我将不断创新,把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当成今后的一份事业去干,回报家乡。”马小刚说。
康居社区:用心用情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聆听宣讲中启迪思想、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增长智慧、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心智……近年来,原州区古雁街道康居社区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权益事业,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精准关爱帮扶,链接各方资源,创新服务载体,为青少年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社区成长环境。
康居社区成立于2020年12月,管辖4个小区,常住居民有3053户、9673人,其中青少年占48%。结合社区实际,康居社区推出一系列青少年活动,依托社区“群团活动中心”“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社区青少年参与活动互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融入度。在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团委、检察、妇联等单位开展检察开放日、宪法宣传、亲子阅读、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覆盖社区青少年800余人,提高未成年人学法用法意识,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宁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去年父亲节,康居社区组织孩子们为自己的父亲画一幅画,康居社区党支部书记杨黎明注意到小宁的画和其他小朋友有所不同,他只在A4纸右下角的角落画了一个人。仔细了解小宁的家庭情况后,杨黎明一有空就找小宁谈心,鼓励他参加社区活动,在与大家的接触交流中,小宁慢慢敞开了心扉,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针对困难、弱势、问题青少年,康居社区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及精细化服务,通过“社工+家庭教育讲师”的方式,开展宣讲、亲子阅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心理辅导等个案服务,建立社区青少年维权“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精准覆盖社区青少年,有针对地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同时,积极对接团委等部门和社会组织,结合向阳花关爱等活动,为孤儿、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送去关爱。
“社区将持续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家庭教育读书会、‘红色警务员’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维权工作走深走实,用心用情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康居社区团支部宣传委员王桂英说。
记者:李 婧 王 沛 余亚丽 容 晨 芦淑颖 郑 琪 杨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