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朗润,景致婀娜,漫步于隆德县的山水之中,尽享盎然秋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在眼前铺开。这样的盛景,得益于“山水工程”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隆德县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对山上山下及流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隆德县生态资源丰富,丘陵、河流、库坝等各类资源一应俱全,具有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绿美示范的资源禀赋。“山水工程”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对六盘山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山水工程”正在成为隆德县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了解,黄河流域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宁夏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共涉及隆德县16个子项目,总投资6.53亿元。2024年已开工实施“山水”项目13个,项目投资5.73亿元。
隆德县部门协同,形成合力,统筹实施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名牵头责任人、一支技术队伍、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领导包保责任和项目主体责任。
为了治理山体滑坡,恢复生态环境,隆德县积极探索,其中绿化治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工程措施等手段,对山体滑坡进行治理和修复,有效降低山体滑坡、坍塌等安全事故发生风险的同时,阻滞水土流失,重建受损山体的生态环境,推动山体植被群落快速衍生。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挂网喷播绿植成活率不高的区域进行补播,加强后期管护。已经竣工的3个项目,隆德县朱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隆德县观庄乡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隆德县北象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二期)中实施的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地域生态风貌,为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在实施的10个项目,其中隆德县甘渭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完成陡坎削坡、土地平整、砌石护坡、补植补栽和经果林栽植和坡面绿化,9月已经完成竣工验收。
10月22日,在隆德县姚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栽植树木,该流域内耕地质量、植被覆盖程度较低,林间空地以及裸露土地、荒草地较多,水源涵养功能不足。“我们项目负责实施人工造林是552.1亩,未成林抚育提升是2861亩,退化林修复是22731亩。主要种植的是云杉、油松、白桦、五角枫四个树种,总苗量是155万株,采取的是补植、卫生伐、修枝扩穴等措施。”宁夏新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监理谢国栋介绍说。隆德县姚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40平方千米,将进一步增强小流域内水源涵养功能。
在葫芦河支流渝河上游河道治理和农田整治项目区,工程建设突出“生态”要素,项目增加生物治理措施,减少水利工程措施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加快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改善项目区周边自然环境,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土流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区域内土地水侵、风蚀、水土流失可能,使该区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隆德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薛新乐介绍道。
在“山水工程”项目施工期间,隆德县全力推进项目施工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标段抓安全、保质量、赶进度,全员按下抢时争效“快进键”。各项目标段,通过综合保塬、固沟、护坡、治山、理水等多类型保护修复措施,全面治理生态受损退化区域,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着力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记者:梁园 鲁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