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讲述 塞上儿女奋进新征程的精彩故事 让世界看见自信开放活力满满的美丽新宁夏 梁言顺张雨浦回答记者提问
3月6日上午,宁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记者 党硕 摄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记者 党硕 摄
中阿卫视记者提问。记者 党硕 摄
3月6日上午,宁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媒体开放,生动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充分彰显塞上儿女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新征程的高昂士气、进取志向。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主持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等回答记者提问。
都说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宁夏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都说宁夏是中国西部的一块宝地、美丽新宁夏越来越美了,究竟有什么“宝”、有多么“美”?记者们满怀期待!不到9时,宁夏代表团驻地会议室就被挤得满满当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国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境内外45家媒体的77名记者纷纷抢占有利位置,架起“长枪短炮”,聚焦宁夏、关注宁夏、聆听宁夏,通过“欠发达地区”宁夏的蝶变,触摸和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脉动。
“今天来的记者朋友,既有不少老朋友,也有不少新朋友,大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进入提问环节后,梁言顺一句暖心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人民日报记者率先提问:我们注意到,宁夏这两年抓发展的劲头足、势头好,成绩引人注目,请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做法、考虑打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宁夏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我来答。”梁言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都把发展作为第一位的要求,2016年强调“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2020年要求“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两次重要指示内在统一、目标一致。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发展不足是宁夏最大的实际”,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辩证思维,着力抓人均水平和有质量的增速,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连续7个季度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不仅实现了高基数条件下的高增长,也实现了高增长下的高质量,万元GDP水耗下降15.2%、能耗强度下降9.6%,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任务,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系统完备、内涵丰富,我们在贯彻落实中也力求全面到位。因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重点谈‘三个统筹’。”随后,梁言顺用朴实的话语、鲜活的故事,介绍了宁夏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个统筹: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发展要促进安全,安全要保障发展。首先,我们要把握“统筹”的内涵要求,总书记强调的“统筹”不是简单的概念、更不是口号,而是有深刻内涵的。我们理解,至少要在目标上、任务上、措施上、项目上、精力上体现统筹。比如项目上统筹,包括引进和新上项目都要兼顾发展和安全两个方面的要求,我们引进了全球第一家“三个100”乳业全数智化工厂,100名工人就可以创造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现代化车间里很少见到工人,与人员密集的传统车间形成鲜明对比,大大降低了工人操作的安全风险,这就体现了发展和安全在项目上的统筹。其次,我们注重用制度补安全短板,去年富洋事故后,痛定思痛,深刻汲取教训,自治区党委以安全生产为主题召开十三届四次全会,出台“1+37+8”系列文件,这其中的“37”是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系统梳理为37类,每一类制定一个预防方案,包括风险怎么防控、谁来防控、如何落实责任都有全链条的具体措施。
第二个统筹: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颜值生态。如何理解这个统筹,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宁夏来说,绿水青山就是“一河三山”,去过宁夏、了解宁夏的朋友知道,黄河作为母亲河的内涵在宁夏体现得尤为直接、尤为现实,如果没有黄河,莫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连生存都难,因为老天不怎么下雨下雪。因此,保护好“一河三山”就拥有了金山银山。去年9月,自治区党委以生态环保为主题专门召开十三届五次全会,研究出台“1+4”系列文件,目的是从制度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第三个统筹: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深刻阐释了发展和民生的关系。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去年近八成财力投向民生,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从不“吝啬”。宁夏地处西北,冬天比较冷,暖气热不热直接体现民生温度,自治区党委政府下了很大决心让老百姓家里暖和起来,现在95%的城镇家庭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但我们更关注剩下5%的“小百分比”,这5%的家庭达不到20℃,对每个家庭就是“百分之百”的不暖和。做民生工作既要覆盖“大多数”,也要顾好“极少数”,努力把“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到“百分之百”。
梁言顺对宁夏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他说,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作了一些探索,有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的才刚刚破题,我们将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子,一步一个脚印,用高质量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新局面。
小身材释放大能量,小体量产出高效益,小产业做成大品牌,突破“不大不强”的限制,是宁夏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产业“方程式”。新华社记者提问,宁夏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张雨浦从做好“实、数、绿、融、新”五篇文章作出回应。
张雨浦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我们将着力推动宁夏的产业体系向“六新六特六优+N”方向发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新增长点。一是向“实”用力,以实体经济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去年,宁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制油连续3年超过400万吨,芳纶产能全国第一;高端制造业加快崛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5%,高端装备制造业税收增长57%;一产、二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居全国第二,为6.6%的经济增速提供了有力支撑,充分证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今年,宁夏将深入实施“实体经济、新型工业和制造业强区联动计划”,着力培育5个千亿级产业,让实体经济“占主位”、新型工业“挑大梁”、制造业“当砥柱”。二是向“数”拓展,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算力网络枢纽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省区,算力资源环境指数居全国第一,高标准建成全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今年将全力推进“中国算力之都”建设,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6%以上,真正成为宁夏发展的第一引擎。三是向“绿”转变,以绿色低碳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宁夏是全国第一个“四水四定”试点省区,绿色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开工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基地,是全国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最大的省区,昔日“黄沙滩”变成了“金沙滩”。新材料产业异军突起,硅石储量居全国第一,晶硅产能超过200GW,正在全力打造“中国新硅都”。宁夏绿色农业加快发展,葡萄酒、乳制品等都是绿色的“国货精品”;酒庄酒产量居全国首位,产区品牌居世界第四;生鲜乳产量居全国第四,主要指标达到了欧盟标准。今年,宁夏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早日建成“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和新能源强省”。四是向“融”深化,以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宁夏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融合发展园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今年,将重点抓好两化融合、三次产业融合、产业链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农文旅融合等。五是向“新”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去年,宁夏R&D经费投入增长12.7%,研发出全国首台超大型采煤输送装备、首套特大型风电轴承装备和全球最大的工业级铸造砂型3D打印机等,煤制油技术创新开发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今年,我们将启动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和高等研究院建设,抓好六盘山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每年培育科技型、创新型、示范型“三个100”企业,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和新产业,从宁夏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地区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破解民生短板、让脱贫群众都有稳稳的幸福?发展算力产业条件好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一些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纷纷将宁夏视为“第一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宁夏涌现出了一批“单项冠军”,是如何炼成的?……一个个“?”里,包含着解读宁夏的好奇、关心宁夏的热情。王学军、孙志、马洪海、张胜利代表先后作答,谈成绩实实在在,说问题坦率坦诚,讲打算充满自信。
一问一答中,一个务实苦干、奋起直追、活力满满的宁夏“惟妙惟肖”地展现眼前,媒体记者们从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繁荣的美丽新宁夏,宁夏窗口展示的中国自信、宁夏故事讲述的中国奋斗、宁夏精彩呈现的中国底气让大家纷纷感慨:“总书记牵挂的那个宁夏,越来越美了!”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到中午12时20分,看到大家热情很高、意犹未尽,梁言顺衷心感谢媒体和记者朋友多年来对宁夏的关心支持,并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大家到宁夏做客,到“星星的故乡”给心灵放个假,实地看看宁夏的发展变化、领略宁夏的风土人情,与我们一起讲好宁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