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供娃娃上学实在是难呀,好在娃娃争气,考上了大学,虽然日子过得紧,但是娃娃再也不用走我们的老路了。”5月12日,西吉县田坪乡燕李村村民李玉刚对教育扶贫的成果津津乐道。近3年来,田坪乡年均80名学子考入大学,给这些家庭彻底脱贫带来最大的希望,教育扶贫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2014年,李玉刚家因4个孩子都在上学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村上典型的因学致贫家庭。四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是李玉刚最为骄傲的事,然而每年的教育支出也让他忧心不已。好在田坪乡每年对考上二本以上的学生分别资助2000元至3000元,有效缓解了燃眉之急,加上产业扶持,稳定的养羊收入,让他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今,3个孩子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李玉刚肩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家里也从因学致贫户成了光荣脱贫户。同村的李虎忠也是因学致贫户,3个孩子都在上学,这些年一直在西吉县城租房照顾孩子,开支不小,但再苦再累他始终没有放弃。现在,大儿子李成学已在洛阳理工学院读书,小儿子上职中,女儿读高三,李虎忠相信,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一定能走出家乡的大山。
“教育是拔穷根的根本途径,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动一家脱贫,现在家家较劲的是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上了名牌大学。去年,我们村有9人考上二本以上学校。”三岔村村支书武定亚对教育改变家庭命运深有体会。为了孩子能有个好前程,武定亚在西吉县城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3个孩子接连读高中,房子一租就是9年。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孩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如今,大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到新加坡留学,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中铁十四局上班,月收入上万元,小女儿在宁夏医科大学读书。说起孩子,武定亚抑制不住喜悦爽声笑了起来,孩子们都是知识分子,再也不用守着几亩地过日子了。
田坪乡位于西吉县西部山区,前些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但是,田坪人却认一条“死理”,唯有供孩子读书,才能彻底改变家庭命运。为了后辈不再走自己的老路,父母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进学堂,已成为田坪人的共识。为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田坪乡党委、乡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不懈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还学习邻县甘肃会宁的“三苦精神”,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在全乡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近年来,田坪乡一直保持着适龄儿童‘零辍学’纪录。“教育脱贫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最直接、最现实的路径,田坪群众不计成本把下一代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渴望着一代要比一代强。”田坪乡乡党委书记冯建洲说,群众敢想敢干,也真真切切得到了回报,田坪乡因学致贫进入建档立卡户的259户,如今257户已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