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
为了展现宁夏考古成就,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始至8月30日,固原博物馆联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彭阳红河流域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于红河上游发现姚河塬西周城址。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确认,城址是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都邑城址,布局完整,时代延续至春秋早期,先后发现了城墙、护城壕、高等级墓葬区、铸铜作坊区、宫殿建筑基址、水网、道路等重要遗迹,出土了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甲骨文等珍贵文物。通过甲骨文解读,其国别为“获国”,是一处史籍未记载的西周诸侯国。
作为近年来商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姚河塬遗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二等奖”,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委专家给予“五个最西北”的评价: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铸铜作坊遗址。
姚河塬是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功能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带墓道的高等级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艺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以甲骨文为代表的特殊文化产品,都显示其绝非普通居址,而可能与关中的周公庙、孔头沟,北京房山董家林等遗址一样,属于西周大臣的采邑或分封诸侯国所在,即为一个西周封国的都邑遗址。虽不见于史书的记载,但并不影响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反而弥补了文献不足,提供了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管理与东方地区一样,采用的也是“分封诸侯,藩屏王室”模式。
遗址内发现的较多刘家文化类遗存,以及先周文化、殷商文化、寺洼文化因素等遗物,反映了商周时宁夏南部地区出现过复杂的人群转换及文化变迁,成为研究陇山地区与相关区域考古学文化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线索。
另外,遗址发现的费昂斯珠、玛瑙珠、玉器、瓷器等可能通过赏赐、贸易、交换等方式传播到该区域,乃至后来北周隋唐时期的波斯萨珊金银币,都印证了该区域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的孔道,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作出了贡献。
战国秦长城博物馆
战国秦长城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时期,属中国早期长城之一,西起甘肃临洮,东至内蒙古达拉特旗,全长1100多公里。
战国秦长城原州区段因保存较好、墙体高大、墩台密集、壕沟完整成为典型代表。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民族交流、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战国秦长城博物馆是以长城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位于固原市西北农耕博物馆院内,展厅设置“长城雄风今犹在、西陲边塞迤千里、故塞雄关绾三镇、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两边是故乡”五个部分内容。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代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因长城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战国时期,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和秦国向东发展的后顾之忧,秦昭襄王灭义渠戎后,为有效防御匈奴南下,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筑起坚固且连绵不断的长垣。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固原战国秦长城的修筑,就是这种历史背景的产物。
秦灭六国后,连接秦、燕、赵等诸国长城,首次形成了中国第一个“万里长城”。汉时称“故塞”,宋朝在宁夏原州区深挖壕堑,明朝再次维修利用,成为戍守西北的边陲要地。当时的固原有城堡42座,散布于今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区境内,以甘肃省境内数量最多,管辖长城东起榆林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总长500公里。战国秦长城两边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通渭、宁夏西吉、原州、彭阳县境内沿着长城前行,给古老的长城赋予了革命内涵,注入了红色基因,实现了军事战略大转移的伟大创举。更重要的是在这块热土上孕育和形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固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