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菌菇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有的套袋,有的压实拧口,相互配合,紧张有序,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彭阳县与福建省结对帮扶县区开展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全区唯一以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占地300亩,一排排蘑菇种植大棚错落有致,配套建设的食用菌标准化菌包生产线、自动化控温控湿设备,展示着科技的力量。杏鲍菇、平菇等食用菌产品实现了周年化生产,日产各类鲜菇5吨,年产值2000万元。
试验,实践探索夯实产业根基
园区技术交流中心集中展示了闽宁协作食用菌产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产业发展的步履。
不以山海为远。1996年,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启动,在两地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指导方针的推动下,食用菌产业落地彭阳。
“菌草之父”林占熺是彭阳县菌草生产的领头人。1997年,林占熺带着菌种来到彭阳县新集乡、古城镇,指导农户试验种植双孢菇,取得了成功。在实践探索中,利用彭阳当地麦草、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农作物废弃资源种植双孢菇,不仅降低了种植双孢菇的成本,还有效利用了农作物废弃资源,一举多得。
彭阳县结合实际推广菌菇种植,政府建棚,政策补贴,但是农户发展新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随后,基层干部带头种植,农户跟着学习技术。
“当时,福建派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种植双孢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彭阳县科技局产业办主任陈凯章回忆,“最初价格也很可观,是一项不错的产业。县委、县政府看到了产业发展前景,大力支持推广。”
2007年,彭阳县在新集乡、古城镇、白阳镇、城阳乡建设了4个食用菌种植基地,面积为800亩至1200亩,在城阳乡长城村建成菌类研发中心。
彭阳县福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祁登荣说:“电视剧《山海情》中,双孢菇的种植、采摘和销售的剧情素材取自彭阳。双孢菇是季节性种植,咱们的种植技术不稳定,再加上客商准确把握出菇时间,价格压得很低,销售也不稳定,群众挣不到钱。2007年以前,产业并没有得到大发展。”
2007年是彭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转折点。当年,彭阳县在前期试验种植的基础上,在长城塬建成一个占地500亩、以食用菌为主的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同时,效仿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选派20名干部到福建省学习双孢菇、杏鲍菇的配料、配方、培养、出菇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教授当地群众掌握技术,集中力量将产业向社会化推广,探索出“园区+基地+企业”的发展模式,由此打开了彭阳县自主研发、自主种植的产业化路子。
推广,科技赋能促产业发展
祁登荣、陈凯章是彭阳县首批派往福建省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干部,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奋斗在彭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一线。
“走出去”“引进来”,食用菌技术在福建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当地干部群众认真学的过程中,转化成了推动彭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1999年,祁登荣从部队转业回到彭阳,被分配到林业战线,封山育林、种草种树……工作干得井井有条。2007年,祁登荣听从组织安排,主动挑起重担,参与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起初,园区建成标准化菌袋生产线和出菇室,以生产杏鲍菇和鸡腿菇为主,引进和培育生产企业8家。由于受技术和气候影响,鲜菇日产量不足500公斤,这可急坏了祁登荣。他带领临时组织的团队日夜钻研技术,想办法,找出路。
2012年,园区引进了在菌菇种植方面具有先进经验的企业福宁菌业有限公司,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食用菌生产能力;成立聚财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园区管理。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园区当年引进新品种8个,培育及驯化出适合本地环境的菌种,配套自动化控温控湿设备,实现了食用菌周年化生产。
走进菌种制作车间,庞慧勤仔细观察着菌种制作情况。她是园区菌种制作骨干技术人员,2009年进入园区参与食用菌粉碎、装袋、固体接种等工作。“当时啥都不懂,跟着科技特派员一点一点学,才走上了技术员的岗位。”庞慧勤笑着说,“走出去,到福建省、辽宁省等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先后学会了固体接种、原料接种、枝条接种、麦粒接种,以及当下的液体接种等多种技术。产业发展,关键还是看技术,有了好的技术,就不怕没有好产品。现在园区制作平菇、鸡腿菇、杏鲍菇的菌种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制作菌种。”
园区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2015年,园区食用菌生产进入工厂化生产模式,每个菌包出菇单产量由150克提高到200克至300克。2018年,园区引进液体菌种,菌菇年生产量再次提升。
坚持技术创新,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园区积极与福建农科院、宁夏大学等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建立食用菌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集成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驯化出了适合彭阳县地理环境条件下的菌种,其中双孢菇、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体系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及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开展深层次交流对接,与福建省农科院签订了“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和人才培养、园区共建”初期项目3个,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我们每年不仅派技术人员出去学习,福建科技干部也会到彭阳来,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我们都抓住机会,组织各环节技术人员学习技术,面对面交流,效果很好。目前,我们也在进行技术突破,去年已经掌握了制作羊肚菌菌种的技术,准备推广,确保羊肚菌菌种能够稳定生产。另外,黄伞、赤松茸等菌种的试验也在稳步推进。”祁登荣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园区培育农民专职技术员13名,保证每个环节最少有两至三名技术人员,确保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发展。”
共赢,联企带农显社会效益
技术傍身底气足。庞世福是长城村人,在园区工作了十多年,见证了园区发展。2007年园区成立时,他参与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在园区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和水、电以及硬件设施维修等工作,在点点滴滴学习中掌握了技术,现在已是园区技术员。
见到庞世福时,他正在自己承包的菇棚里采摘平菇。看着一大朵一大朵的平菇,庞世福十分高兴,“这会儿摘,下午就拉走了,不愁卖不出去。”
庞世福种植蘑菇是2019年的事情。当年,庞世福将家里一间70多平方米的闲置房整理出来,在园区的支持下放置了1700多根菌棒,但是家里不能稳定控制温度、湿度,要花费更多精力。“自己种,总想着多出菇、多挣钱。”庞世福说,“去年,我在园区承包菌棚,种植了7000多根菌棒,种植更方便了。每个菌棒比家里多产半斤左右的蘑菇,差距不小呢!”这样,庞世福不仅在园区拿着固定工资,还自己当起了老板,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
张帆丽、赵娜都是今年3月到园区务工的,她们跟着技术员踏踏实实学技术,一点都不敢马虎。见到她俩时,她们正在菇棚里给菌棒开口。
“学了多半年技术,难就难在控温控水,最主要还是要用心,只要用心了,就没有干不好的。”张帆丽说,“我要好好学技术,等学成了,也要在园区一边务工,一边承包菇棚自己种菇,赚双份钱。”
园区进行企业化运作,培育产业工人并按照市场需求生产,更加稳定有序。同时,推行“园区+企业+农户”的模式,企业生产菌袋、农户管理出菇、企业统一销售的办法,带动像庞世福一样20多户农户承包园区菇棚自主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带动40多名当地村民在园区务工,每年每人收入4万元;临时务工40多人,兑付薪酬150多万元。此外,每年回收当地玉米芯、玉米秸秆、麸皮、苜蓿等农作物废弃资源3000多吨,白阳镇、城阳乡、草庙乡、孟塬乡4个乡镇6个村近900户农户受益。
园区还注册了“六盘山珍”食用菌系列品牌,打造了“六盘山珍”有机产品示范基地。“目前,平菇、鸡腿菇、杏鲍菇三个产品已经连续13年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有机产品认证,平菇和杏鲍菇还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产品金奖。2021年,彭阳县福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被命名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为彭阳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持续性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祁登荣说:“企业发展重要,但我认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更重要,这才是最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彭阳县食用菌产业与当地及周边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市场需求与产业种植精准对接,销路稳定。努力与收获成正比,从土棚种植到现代化温控室,从缺乏技术到培养当地技术员,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彭阳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延伸产业链和人才培养上走出新路径,为彭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活水。(记者:樊永凤 马建平 罗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