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明确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转型方向,既聚焦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价值,也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反响热烈。大家表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唯有真抓实干,积极作为,才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王波说,全会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为七大重要目标之一,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要立足岗位职责,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面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宁夏实践为抓手,一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锚定“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目标,坚决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三大关键任务。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优化、倒逼作用,着力推动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全力守护宁夏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的生态底色,让全区人民共享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民生福祉。
“全会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重大部署,为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石嘴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国龙说,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扛牢转型使命、实干笃行,以产业转型筑牢根基,推进“市域绿电园区”建设,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调度,推动风光储氢多能互补高效利用,聚焦“8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需求,加速光伏硅料、组件等全链条产能布局,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等绿色低碳项目尽快落地达产,通过“链上发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以生态治理擦亮转型底色,锚定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目标,实施33个生态项目,完成11.52万亩生态修复,推广“光伏治沙+板间种植”等新业态,应用“草方格+沙结皮”等技术,让贺兰山更绿、黄河更清,巩固湿地保护全区领先成果;以机制创新激发动力,建立林权收储机制,发展生态产业,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以实际行动书写美丽中国的石嘴山答卷。
“全会确立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系统思路,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既是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抓手,也是增强绿色发展动能的重要支撑,彰显了以系统观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考量。”宁夏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宋春玲说,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需把握机遇、精准发力,要在强化绿色理念宣传教育、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及推广绿色出行与消费等方面加大力度,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手段,加大对能源、交通、建筑、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扩绿增效”,引导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持续推进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修复,加强黄河宁夏段流域综合治理,落实“四水四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展现宁夏作为。
相关新闻
-
实干担当,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2025-10-26] -
六盘山青少年科学院成立!创新吧,少年!
[2025-10-25] -
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第五届年会在西吉召开
[2025-10-25]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作
[2025-10-24]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
[2025-10-24] -
“兜”住最困难群体 “保”住最基本生活 宁夏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
[2025-10-24] -
宁夏成功避险防范两起滑坡地质灾害
[2025-10-24] -
“十四五”期间,宁夏17.2万套公租房托起群众“安居梦”
[2025-10-24] -
宝中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5-10-23] -
2025闽宁产销对接会落幕 固原斩获1.27亿元签约+2150个岗位
[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