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校舍变鸡舍 年产鸡蛋超1.5亿枚 产值突破亿元 彭阳“朝那鸡”孵出富民产业链
深秋的彭阳,天朗气清。10月16日,走进彭阳县新洼世有种植专业合作社,昔日的闲置校舍已改造为现代化的鸡舍。分层排列的钢丝网笼井然有序,饲养员郎易霞轻轻按下按钮,自动化系统随即启动——集成饮水、饲喂、清粪与环境控制于一体,高效运转。
“我们合作社目前日均可收获鸡蛋约2万枚,其中自产1.8万枚,另从合约散养农户处收购2000枚。”新洼村党支部书记赵世有介绍,合作社于去年6月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为自动化养殖场,并于年底正式投产,总投资517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收益。
这一改造不仅盘活了沉睡的集体资产,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郎易霞对饲养员这份工作十分满意:“我就是本村人,工作不累,一个月能挣3600元,周末还能照顾孩子,特别适合我。”村集体还积极拓展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托管代养、订单收购、技术帮扶、收益分红等多种方式,紧密联结农户,带动脱贫户增收超过5%,进一步筑牢了朝那鸡产业链,助力农民稳定增收。
村里有了稳定的产业,既让村民共享红利,更吸引青年回乡。今年刚回村的赵国新,养殖了一万多只朝那鸡,年净利润约十万元。县科技局和乡政府搭建的订单渠道与保底收购机制,更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心。“起初心里还没底,看现在这势头,明年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他语气中满是自信。
这份信心,离不开彭阳县政策与资金体系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彭阳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与闽宁协作机制,精准投放帮扶资金,推动朝那鸡产业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整合闽宁资金1290万元及其他配套资金千余万元,建成小岔米沟、交岔庙庄等12个万只级标准化鸡场,并配备自动化生产线,带动350余户群众务工增收超过350万元,以产业壮大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产业链的延伸并未止步于初级生产。数十公里外的新洼村,宁夏美禾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香气扑鼻——以彭阳特产“朝那鸡蛋”为原料的蛋卷正新鲜出炉。2025年,彭阳县通过闽宁协作引进这家闽籍企业,生产蛋卷、红梅杏月饼等休闲食品,推动本地农产品加工迈向新阶段。
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彩琴介绍,产品主要采用彭阳本地的朝那鸡蛋、亚麻籽油等原料,每日消耗鸡蛋约1000枚,年收购量达200万枚。企业还借助线上直播推广彭阳特产,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并带动当地20余人实现就业。
在政策与资金的双轮驱动下,彭阳县已建成万只级朝那鸡标准化养殖场超过25家,年饲养量达180万只,预计年产鸡蛋超1.5亿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推动产业迈入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益的发展新阶段。
如今,朝那鸡产业不仅是彭阳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更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金钥匙”。在这里,一只只朝那鸡,串联起一条日益坚韧的富民产业链,不仅带动一方产业兴旺,更“链”动起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记者:安磊 张鑫潼 王娟 见习记者:王亚玲)
相关新闻
-
闲置校舍变鸡舍 年产鸡蛋超1.5亿枚 产值突破亿元 彭阳“朝那鸡”孵出富民产业链
[2025-10-20] -
“宁牛入诏”首批肉牛正式启运
[2025-10-20] -
原州区“石榴籽杯”足球赛开幕
[2025-10-20] -
原州区劳务输出变“零散找活”为“集体上岗”
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计输转7.34万人外出就业,组织化程度达60%以上[2025-10-20] -
隆德县干群同心齐上阵 抢收秋粮守护“丰收果实”
[2025-10-17] -
隆德县“光明影院”为视障人士开启“光影之门”
[2025-10-17] -
张易镇干群同心力保马铃薯颗粒归仓
[2025-10-17] -
西吉县”护苗·绿书签”行动成效显著
[2025-10-17] -
“隆德菜”俏销全国
[2025-10-17] -
国网泾源供电公司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2025-10-17]